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出口贸易近年发展迅速,2007年已跃升为世界第二位的货物贸易出口国和第七位的服务贸易出口国。但是,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的过快增长无疑加剧了国内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长远看来,不利于中国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系统中一切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都会直接和(或)间接的耗用能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向环境中释放大量CO2等温室气体和SO2、NOx等大气污染物质。事实上,经济系统无法脱离生态系统而独立存在,如果经济系统向生态系统施加了超负荷的压力,诸多严重的问题就会暴露:非再生资源的枯竭,可再生资源的过度使用超出了其自身的修复能力,生态系统无法化解经济系统向其排放的各类污染物质,最终将削弱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环境资源不再是无偿使用的公共产品,而是有价值、可交易的稀缺资源。
本文通过建立中国能源-经济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23个非能源行业和4个能源行业的能源密集度系数和污染密集度系数,结合2002~2006年中国货物出口和服务出口统计数据,测算了在此期间由出口贸易引发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结果揭示中国向世界出口的商品和服务日益增长的同时承载着世界越来越多的能源耗用和CO2、大气污染物质排放转移。此外,本文从能源密集型行业山口比重的提高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污染密集型行业的跨境转移,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利用效率,出口贸易政策及能效标准、环境标准等不同角度分析了中国出口造成能耗消费高涨、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并据此提出建立“出口贸易绿色核算体系”,促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协同发展,引导FDI合理产业布局,开发“清洁”能源,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能源开发与利用效率,摈弃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等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