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银硐子银铅多金属矿床位于陕西省柞水县南东,其中银矿属于特大型,多金属矿属于中型规模。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山阳-柞水成矿带西段,北以杨斜-营盘深大断裂为界,南以山阳-凤镇深大断裂为界。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泥盆系巨厚的陆源碎屑岩建造,与基底震旦系耀岭河群变质基性火山熔岩以古风化壳呈角度不整合接触。银硐子成矿年龄在342Ma~378Ma之间,与赋矿地层时代相同。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为中泥盆统大西沟(青石垭)组第二段之中上部位。组成地层的岩石以千枚岩、板状千枚岩为主,碳酸盐岩次之,少见变细砂岩和硫酸盐岩。银硐子矿区整体位于黑山街-红岩寺复式向斜南翼西端的次级叠加褶皱-梅家坪褶皱的南翼部位。该叠加褶皱控制了银洞子矿床现今的构造形态。位于银硐子矿区东侧的马耳峡同生断裂为近NNW走向,该同生断裂的活动时间主要为中泥盆世晚期,直接控制着银硐子三级热水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对银硐子矿床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矿区侵入岩主要为矿区西北角的柞水岩体,此外在矿区内还常见煌斑岩脉。矿床产于青石垭组上段泥质、粉砂质沉积向泥质碳酸盐沉积过渡部位。矿床共由18个矿体组成,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平行排列产出于含矿层中下部位,产状与围岩产状一致,并与地层同步褶曲,显示同生沉积特征。陕西银硐子矿床含矿建造的组合特征为浊积沉积形成的细碎屑岩和热水喷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化学沉积岩交互而成。喷流沉积成矿作用结束后在矿体顶板形成的炭泥质板岩为矿体结束的标志层。矿床中发育重晶石岩、硅质岩以及硅质钠长质岩等典型的热水喷流岩。且在矿体下盘或者在喷流岩与细碎屑岩过渡部位发育绿泥石岩或有绿泥石化。我们研究认为绿泥石岩是细碎屑沉积和热水喷流沉积同时进行的过程中,喷流的热水和细碎屑物质反应而形成的同沉积蚀变岩,而非前人认为的热水喷流沉积岩。矿石构造主要为条纹、条带状构造。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方铅矿、闪锌矿、毒砂等,银矿物主要为含银黝铜矿-银黝铜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重晶石和钠长石,其次为绿泥石、方解石等。陕西银硐子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经历了两期成矿作用,即早期热水喷流沉积成矿期和晚期变形变质热液叠加改造期,且后期改造作用较弱,矿床基本完整地保存了原始热水沉积的特征。热水喷流沉积成矿期成矿温度范围为109.3~338.6℃;流体盐度范围为0.18~17.83%NaCl,流体密度为0.68~1.03g/cm3。硫同位素特征显示成矿流体中的硫主要来自海水,少部分来源为岩浆流体。铅大地构造模式图解显示铅主要来源于上地壳,并有少量壳幔混合造山带铅的加入。矿床热水喷流成矿期成矿介质水为海水。而后期变质热液叠加期成矿介质水为变质水和岩浆水二者混合组成的产物。根据陕西银硐子银铅多金属矿床大地构造位置、控矿构造、容矿岩石、围岩特征以及矿体形态等基础地质特征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确定其成因类型为沙利文型热水喷流沉积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