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自创商誉会计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epwangke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并购、重组活动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商誉是有价值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宝贵的财富,由此引发了对商誉会计研究的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然而囿于传统会计理论,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外购商誉方面,对企业自创商誉会计的研究明显不足,因此如何突破传统会计理论的限制,对企业自创商誉进行合理确认和计量,提供对使用者决策更加有用的会计信息,已成为会计研究领域的新课题。本文以规范分析为主,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辅之以逻辑演绎、归纳及比较等方法,按财务会计的各个处理环节,系统研究了企业自创商誉确认、计量、摊销与披露的相关问题,试图构建一个较为严谨的自创商誉会计研究体系。本文在自创商誉的确认、计量方面进行了较多的论述,在自创商誉的计量、披露等内容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在最后一章,针对自创商誉研究的难点,提出应重构商誉理论框架,适时制定有关商誉的会计准则。以期通过对自创商誉会计理论的探讨与研究为自创商誉会计乃至企业自创无形资产理论的发展提供借鉴。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总论。主要阐述自创商誉会计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等。第二章理论基础。主要研究无形资产的基本理论、商誉的基本理论。在商誉理论方面先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商誉,然后阐述了商誉的特点及其存在形式。第三章自创商誉的确认。通过对不同学者的观点进行分析,结合美国会计准则提出的会计要素四项初始确认标准对自创商誉进行分析,认为自创商誉符合资产定义,满足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得出自创商誉应予确认为资产的结论。第四章自创商誉的计量。首先列示了会计计量的五种基本属性,选择了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自创商誉的计量属性。在计量方法的选择上,归纳、分析、评价了从财务角度出发的数种自创商誉价值评估方法,并运用线形规划法对自创商誉的计量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自创商誉的摊销与披露。首先对自创商誉价值是否摊销的争论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将自创商誉作为永久性资产不予摊销,并应在会计期末委托专业的依法取得相应资格的评估机构对自创商誉价值进行重估,根据重估值来调整其账面价值。在本章中还研究了自创商誉披露问题,建议对自创商誉的披露分三步走,并提出自创商誉披露应表内列示和表外披露相结合。第六章自创商誉会计处理中的难点及改进设想。自创商誉会计研究受到传统会计理论框架的束缚,对其突破还存在这一定的难度。同时当前的计量手段和计量人员的素质也难以满足其需求。自创商誉价值的归属问题也应该探讨,因为自创商誉的价值产生有多方面的因素,既有资本的作用,也有人力资源的作用,后者的作用可能更大一些。因此要解决自创商誉研究中的问题,就要从构建新的会计理论、转变习惯性思维模式、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等方面入手。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中微子质量测量的历史和现状。介绍太阳中微子丢失实验的结果和大气 μ中微子丢失实验结果。这些结果表明存在中微子振荡 ,即中微子具有质量。它是超出标准模型的信
本文从年度、主题和作者三个方面对欧美电子文件研究成就进行了分析和梳理。研究发现,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欧美电子文件研究呈现三个阶段;研究主题包括:电子文件的法律凭证性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衰减全反射技术对不同棕树叶的太赫兹光谱进行了测量,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中红外光谱表征了样品的物理形貌与化学成分.给出了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的太
在国际直接投资(FDI)领域,污染密集产业的转移一直是一个敏感话题。近年来,中国外资利用额迭创新高,在充分肯定外资经济贡献的同时,在环境问题上对外资的指责也从未停止。从
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时期,由利益分化、利益冲突和利益重组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渐增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正确认识群体
产业结构升级是中国在新世纪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借鉴发达国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促进本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经验来看,对外直接投资是一项不应忽视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而对
薄膜技术已经成为21世纪优先开发和发展的项目,尤其具有可控结构的微孔薄膜在化学、光电子、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等方面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微孔薄膜在分离膜,光学,光电设备,
选取交货期、规律性、可靠率、完整率、灵活率、正确率、损失率以及生产率等八大因素,运用三角模糊TOPSIS分析法对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服务绩效进行评估,为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拥有自己住房的人群在不断扩大,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打交道的机会也在增多。业主在享受物业管理公司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与其发生种种摩擦。其中业
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存在显著区别,施工企业应给与同等对待。研究了质量管理体系和保证体系的构建方法和运行模式,并分析了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