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干细胞作为有潜力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方式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其中心肌梗死后产生的炎症反应是阻碍其疗效发挥的关键因素之一。目的:评价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探讨其可能的机制为临床用于治疗心肌梗死提供实验证据。方法:第一部分:酶消化法及贴壁法从大鼠肩胛骨两侧棕色脂肪中分离﹑培养扩增ADMSCs,流式细胞仪鉴定第三代细胞表型,DAPI标记备用。第二部分: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均分为四组,每组8只,即A组(对照组,单纯AMI组),B组(ADMSCs移植组),C组(缬沙坦组),D组为联合组(ADMSCs﹢缬沙坦组)。在呼吸机支持下,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各组死亡大鼠及时补充。B组(ADMSCs移植组)及D组(ADMSCs﹢缬沙坦组)给予每只大鼠ADMSCs为0.2ml(1×106/ml),在梗死周围选4点行微量注射器(50μl/点,于AMI后1h内)注射完成,C组及D组中缬沙坦在AMI后即刻给予灌胃(30mg/kg/天,溶于5ml生理盐水)治疗,持续喂养4周。第三部分:术后4周,测定血液中IL-1β,IL-6,和TNF-α表达,血流动力学评价心脏功能变化,免疫组化测定a-actin表达,Masson三色染色法评价梗死区纤维化程度,TUNEL法测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凋亡。结果:第一部分:显微镜下可见大量贴壁细胞,原代细胞多为圆形或者椭圆形,经过3-4次传代后,形状稳定,多为梭形,三角形。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抗原显示:CD31、CD34、CD45表达阴性;CD29及CD90表达阳性。证实从大鼠的脂肪中已经成功分离、培养了ADSCs,并具有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s,MSCs)的表型。第二部分:心肌梗死模型建立及术后1周,因室颤死亡4只,2只死于呼吸衰竭,2只死于过度麻醉,其余术后生存良好。通过观察结扎前降支动脉心电图V1-V5导联ST-T在结扎后5分钟左右呈弓背向上抬高、左心室前壁颜色变白及HE染色可判别模型建立成功。结果表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可建立缺血范围相对固定的方式,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稳定、可靠的方法。第三部分:C组和D组血液中IL-1β、IL-6及TNF-α的表达下降,以ADMSCs和缬沙坦联合组下降最明显;ADMSCs和缬沙坦联合组心功能和纤维化得到明显改善,联合组梗死边缘心肌细胞凋亡程度明显减轻。结果: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缬沙坦可明显改善心肌梗死预后,其机制可能与于通过抗炎作用改善移植到体内干细胞的存活、分化,以及增强抗凋亡作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