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其芳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文学评论家。我们把他1931年至1949年的诗歌和散文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品唯美,艺术上精致,后期作品毫无艺术特色,成为政治传声筒。何其芳前后的变化,被学者概括为“思想进步,创作退步”,并称之为“何其芳现象”,我们分析前后期作品变化及其“何其芳现象”对了解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命运是非常有意义的。第一部分绪论。创作主体意识在前后期作品中分别经历“发挥-弱化-限制”三个阶段变化,我们从创作主体意识变化的角度来分析前后期作品变化,有助于弥补前人研究不足。此外还对何其芳研究现状进行介绍,指出了自己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二部分创作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下的前期作品。创作主体意识包括创作主客体契合,艺术真实的把握,能动地反映生活创造意象意境,主体审美能力,艺术思维形式以及创作自由度等方面,本章重点对创作主体意识在前期作品中如何体现进行论述。第三部分前期作品中创作主体意识形成发挥原因探究。本章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发现正是由于受到社会条件、文学信息接收,以及主体本身心理素质三方面的影响,何其芳创作主体意识才最终得以形成并充分发挥,成为现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第四部分创作主体意识弱化—限制下的后期作品。本章主要对1938年-1942年创作主体意识弱化下的作品和1942年后创作主体意识限制下的作品分别进行文本简析。第五部分1938年-1942年何其芳创作主体意识弱化原因探究。延安内在的政治功利性违背了文学创作规律,作品艺术水准下降。不过延安的政治文学生态仍以开放自由为主,保证了创作回归个人的可能。政治功利性与艺术自觉的碰撞,导致作品成为展示内心矛盾的载体,创作主体意识总的来说是弱化了。第六部分1942年后何其芳创作主体意识被限制原因探究。1942年后的时代语境对创作主体意识有所限制。延安文艺界开展整风运动,保证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贯彻。此外何其芳对毛泽东的恋父情结,也是自觉接受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主观原因。第七部分何其芳现象再辨析。本章重点梳理三个问题。第一,思想进步与创作退步之间无因果关系,思想与艺术发展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第二,何其芳思想具有很大盲目性和狭隘性,再加上文人责任意识丢弃,思想不是真的进步。第三,何其芳现象实质是文艺从属于政治的绝对工具主义。延安构建的单一性政治文化对文学造成影响;毛泽东文艺思想一统地位消除了个人思想,导致作家失语。第八部分结语。文学创作存在第三条路,即不丧失文人主体性,又可以参加现实斗争,但延安现实的体制,个人的性格原因,终难两全其美。文学创作理应排除政治干扰,遵循自身规律才能繁荣。知识分子也要不要轻易丢弃自己的人文精神和独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