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公民意识的日益觉醒,使得公共需求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在迅猛增长,对作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供给的主体——政府提出了巨大挑战。为了对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作出有效回应,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数量、供给质量、供给效率、供给效益,世界各国政府逐渐将日益成熟的管理工具——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到政府部门中来,推进标准化操作,不断提高政府效能。本研究对质量管理体系形成、完善和发展的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对质量管理体系在国内各地政府部门的应用状况进行了介绍。作为标准化体系的宣传者、贯彻者、监督者的质监部门,导入质量管理体系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不仅是质监部门的职责要求,也是质监部门提高工作效能的必然选择;不仅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客观诉求,同时也是实现公共服务供给标准化的现实需要。文章以云南省A市为例,就A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下简称A市质监局)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因素造成了云南省A市质监局在质量管理体系应用过程中出现效率低下问题:一是对公共服务理念认知和贯彻存在偏差,工作人员对自身作为公共服务者的思想定位认识不清,部门间信息共享与协调的全局意识不强;二是行政领导者职责界定不清,过多干预执行问题,领导核心作用缺失,组织的总体目标认同度不高;三是组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不到位;四是社会参与度不高;五是质量管理体系与质监部门传统管理方式之间缺乏有效协调,对企业管理与政府管理的差异性缺乏客观认识,且质量管理术语还没有实现在政府环境中的顺利转化;六是质监部门的质量管理认证外审存在形式化倾向,信息隔阂也对外审客观、有效开展造成了一定障碍。为提高质量管理体系在云南省A市质监部门的应用效率,本研究认为,应该强化组织内部工作人员公共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并树立公共服务理念,提高部门信息共享与有效协调的全局意识;提高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加快机构文件标准化建设,凸显领导者宏观决策作用,贯彻全面质量管理,提高组织目标认同度;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术语与质监部门工作的融合程度,加快质量管理体系流程向质监部门管理和服务的迁移;政府与外审单位应该加强有效沟通,实行多变外审合作,不断提高外审效能,遏制“外审寻租”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