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基于体素形态学(VBM)的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结构磁共振研究目的: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voxel-based morphpmetry,VBM),探索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的大脑结构差异,初步探讨区分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的脑结构影像MRI特征。方法:利用DSM-IV的诊断标准,分别入组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51例、29例,同时入组31例健康对照进行结构MRI扫描,利用VBM分析方法对三组样本的结构影像数据进行分析,以教育程度以及颅内总体积为协变量,分别对单相抑郁患者组、双相抑郁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的灰质图像进行方差分析ANOVA(方差分析),并以检验水准p<0.001(未矫正),选取K>100体素为有意义的脑区。对三组间灰质体积存在显著差异的脑区提取灰质体积值,并进行post hoc检验。结果:1、单、双相抑郁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有47例、28例及29例成功进行MRI分析。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单相抑郁障碍患者在右侧小脑后叶、左侧颞上回、右侧岛叶、右侧颞上回、右侧缘上回及左侧顶上小叶体积减少;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右侧岛叶灰质体积减小,右侧尾状核灰质体积增大;与双相抑郁障碍患者相比,单相抑郁张患者在右侧小脑后叶、左侧颞上回、右侧颞上回、右侧尾状核、右侧缘上回及左侧顶上小叶灰质体积减小。3、相关分析显示,单相抑郁障碍患者左侧顶上小叶灰质体积与发病次数呈负相关(r=-0.374,p=0.032)。结论:右侧缘上回、双侧颞上回、左侧顶上小叶、右侧小脑后叶灰质体积的变化有助于理解单相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右侧尾状核灰质体积的变化与双相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有关。右侧岛叶灰质体积的变化可能与两种疾病之间相似的异常情绪与认知症状有关。因此,更深入的研究上述脑区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单双相抑郁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第二部分基于分数低频振荡振幅(f ALFF)的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功能磁共振研究目的:大脑自发神经活动的异常可能是抑郁症的疾病机制之一,目前的研究尚未准确描述其基本模式及特征。静息状态下功能磁共振研究提示,一些脑区在静息条件下仍有持续的神经活动信号,即自发的低频振荡信号。此部分研究探索了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的大脑是否存在自发神经活动异常,以及这种异常自发活动的机制。方法:利用DSM-IV的诊断标准,分别入组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51例、29例,同时入组31例健康对照进行大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应用一种新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影像数据分析参数—低频振荡振幅分数(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f ALFF),探讨抑郁症患者自发神经活动的变化。用DPARSF(Data Processing Assistant for Resting-State f MRI)软件分析脑影像数据,用REST(Resting-State f MRI Data Analysis Toolkit)软件对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进行ANOVA检验,结合年龄、教育程度、性别以及颅内总体积为协变量,以计算三组之间f ALFF显著差异的脑区(p<0.001(未矫正),K>10)。提取三组之间有显著差异的脑区f ALFF值进行post hoc检验(p<0.05)。结果:1、对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mf ALFF进行ANVOA分析,结果发现三组被试之间显著性差异脑区包括左侧扣带回、楔前叶、左侧颞中回、舌回。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单相抑郁障碍组左侧扣带回、楔前叶及左侧颞中回f ALFF值显著降低;与双相抑郁障碍组相比,单相抑郁障碍组楔前叶、左侧颞中回及舌回f ALFF值显著降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双相抑郁障碍患者组左侧扣带回f ALFF值显著降低,同时舌回f ALFF值显著增强。3、单相抑郁障碍患者楔前叶的f ALFF值与HAMD因子3认知障碍评分呈负相关(r=-0.405,p=0.026);双相抑郁障碍患者舌回的f ALFF值与HAMD因子4日夜变化评分呈负相关(r=-0.295,p=0.044)。结论: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存在f ALFF值降低的一致脑区,如后扣带回,这可能与二者都具有相似的抑郁发作特点有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单相抑郁障碍患者f ALFF异常的脑区全部集中在默认网络,因此更深入的研究默认网络可能会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单相抑郁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