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我科采用Nagata法全耳再造术与乳突皮肤完全扩张法行全耳再造术术后再造耳术后效果的临床随访、评分对比,评价我科Nagata法全耳再造术与乳突皮肤完全扩张法全耳再造术两种手术哪种术后效果更优。方法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科共施行36例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再造术,其中采用Nagata法全耳再造术与乳突皮肤完全扩张法行全耳再造术的有27例,对病例进行筛选,去除其中Ⅱ期以前发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影响再造耳外观的3例,去除Ⅱ期术后半年及一年后左右未能及时随访的9例,最终获得对比研究所需样本15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患者年龄为8~29岁(平均17.5岁),Nagata法7例,乳突皮肤完全扩张法8例。对15例进行全耳再造患者Ⅱ期术后半年及一年后左右两个时段再造耳术后效果进行随访,患者接受12~18个月随访(平均13.6个月),通过对术后随访再造耳耳廓亚单位结构精致程度、位置和大小、颅耳角角度、再造耳廓皮肤颜色与周围组织协调性,以及再造耳廓的长期稳定性情况给予评分比较,来评价我科Nagata技术全耳再造术与乳突皮肤完全扩张法全耳再造术两种手术哪种手术术后效果更优。结果随访并记录每位患者再造耳情况,并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⑴术后半年左右随访结果及评分:①Nagata法7例术后半年再造耳亚单位轮廓较术后即时外观显现明显,形态更逼真,再造耳廓三维位置及大小稳定,与健侧耳对比一致度较高,无明显软骨吸收、再造耳变小趋势,耳后植皮区颜色与正常皮肤差别不大,局部瘢痕较轻,7例中有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耳颅角轻度回缩,但由于术中矫枉过正设计,与健侧对比对称性良好。Nagata法7例术后半年左右随访平均评分在82.14分。②乳突皮肤完全扩张法8例再造耳亚单位轮廓较术后即时外观明显改善,形态较逼真,再造耳廓三维位置及大小较稳定(有1例术后护理不当出现再造耳位置轻度改变),与健侧耳对比一致度良好,无明显软骨吸收、再造耳变小趋势,耳周皮肤与正常皮肤色泽接近,无明显耳后瘢痕及色素沉着,8例中有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耳颅角回缩,轻度3例,由于术中矫枉过正设计,形态改变不明显,与健侧对比整体较对称;较重1例与健侧对比回缩较明显,耳颅角较健侧小。另外其中2例耳廓上极因回缩扩张皮瓣受压变形,1例较明显。术后半年左右随访平均评分77.88分。⑵术后一年左右随访结果及评分:①Nagata法7例再造耳亚单位轮廓较术后半年外观显现更明显,耳廓厚度稍变薄,但各解剖结构之间过度欠柔和,整体形态协调性有所降低,再造耳廓三维位置及大小稳定,与健侧耳对比一致度较高,无明显软骨吸收、再造耳变小趋势,耳后植皮区颜色与正常皮肤差别不明显,仅1例疑似毛囊炎局部轻度瘢痕增生,少量毛发缺失,耳颅角远期观察较前无明显回缩,与健侧对比对称性较好。Nagata法7例术后一年左右随访平均评分在77.14分。②乳突皮肤完全扩张法8例再造耳亚单位轮廓较Nagata法改变更明显,部分病例耳廓厚度变薄较明显,形态较逼真,各解剖结构之间过度欠柔和,整体形态协调性降低,再造耳廓三维位置及大小较稳定,与健侧耳对比一致度较好,无明显软骨吸收、再造耳变小趋势,耳周皮肤色泽正常,无明显耳后瘢痕及色素沉着,耳颅角远期观察较前回缩不明显,对既往1例颅耳角狭窄倾向及耳廓上极变形病例进行局部皮瓣转移小范围修整,改善不显著。1例出现耳后疖肿,经及时处理后愈后良好。乳突皮肤完全扩张法8例术后半年左右随访平均评分74.25分。结论Nagata法全耳再造术与乳突皮肤完全扩张法全耳再造术各有其优势所在和不足之处,但总体术后效果均令医患双方较为满意,都不失为良好的全耳再造技术。而且,通过长期的随访发现,Nagata法全耳再造术无论在术后半年及一年左右随访评分均高于乳突皮肤完全扩张法,形态逼真,再造耳廓三维位置及大小稳定,与健侧耳对比一致度较高,整体形态较协调,耳颅角长期稳定性可靠,受区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因此,我科Nagata法优于乳突皮肤完全扩张法全耳再造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