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 )的临床表现不同于肝外胆管癌,是一种难以早期发现,而且预后差的肿瘤。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无限制侵袭性生长依赖于血管生成(angiogenesis),肿瘤是血管依赖的。血管生成是肿瘤细胞既分泌促血管生成因子又分泌抑制血管生成因子来影响毛细血管增殖速率的结果。做为肿瘤血管生成调控最重要的因子,VEG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和bFGF(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在许多肿瘤(如乳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膀胱癌等)中均呈阳性表达。对于大多数实质肿瘤的治疗,外科手术切除仍然是最有效的手段,尽管实施了根治性的切除术,由于不能检测的微转移,很多病人仍死于肿瘤的复发或转移。最近,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来检测远处器官孤立的肿瘤细胞或是微转移已经为研究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骨髓中的孤立的肿瘤细胞是一种很好的检测癌细胞微转移的手段。目的:1.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金仓鼠肝内胆管癌发生、发展的作用。2.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金仓鼠肝内胆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3.探讨在金仓鼠肝内胆管癌形成过程中骨髓中孤立的肿瘤细胞表达与VEGF 和bFGF的关系。 方法:应用氨基比林和亚硝酸钠诱导金仓鼠肝内胆管癌,动态检测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方法动态检测金仓鼠肝内胆管癌形成过程中标本的VEGF、<WP=8>bFGF和细胞角蛋白AE1/AE3的表达。结果:VEGF在肝内胆管癌组和实验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2.0%和0.0%,相差非常显著(P<0.01)。bFGF在肝内胆管癌组和实验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8.0%和0.0%,相差非常显著(P<0.01)。VEGF与bFGF的共同阳性表达率在肝内胆管癌组和实验对照组分别为44%和0.0%,相差非常显著(P<0.01)。细胞角蛋白AE1/AE3在肝内胆管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4.0 %。在VEGF或bFGF的阳性表达时的肝内胆管癌组中骨髓微转移率高于VEGF和bFGF均为阴性时的骨髓微转移率(P<0.01)。结论:VEGF与bFGF在肝内胆管癌的血管生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同时,在肝内胆管癌的形成过程中VEGF与bFGF对肝内胆管癌的形成可能有协同作用,并且可能在促进肝内胆管癌的血管生成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骨髓中孤立的肿瘤细胞可以被敏感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内胆管癌的转移能力可能与VEGF 和bFGF的表达相关。早期检测微转移可以使那些转移灶还未转为临床期的肝内胆管癌病人得到及时的辅助治疗,从而为尽量减少肝内胆管癌的复发和转移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