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成矿系统和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从成矿学的角度对博罗科努地区区域构造背景、成矿条件、控矿要素、成矿规律等进行全面分析,采用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方法研究本区中-酸性岩体的类型、构造背景、岩浆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厘定与斑岩相关铜钼金矿化的控制作用以及铜矿化与地层的关系,建立不同类型铜(钼)、金矿成矿模式,探讨本区铜钼金成矿系统的特点,开展区域矿产定量预测探索性研究,指出研究区蒙马拉-哈勒尕提铜钼多金属矿集区、汗吉尕-科克赛铜钼多金属矿集区、停格尔达湾-查汗萨拉金矿集区、塔吾尔别克-恰布坎卓它金矿集区等四处以铜钼金为主的大型矿集区是今后要加强勘查评价的重要地区。通过研究,取得主要成果是:(1)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取得的最新1∶5万区调成果,应用板块构造成矿理论重新厘定了博罗科努地区大地构造演化史,认为大地构造演化经历了基底演化(前震旦纪)、古亚洲洋形成与早期演化(寒武纪-奥陶纪)、晚古生代天山洋演化与大陆主碰撞(泥盆纪-早石炭世)、大陆后碰撞演化与壳幔作用(晚石炭世-三叠纪)和陆内发展与新构造运动(侏罗纪-第四纪)等5个构造演化阶段;(2)详细收集了区内已有研究成果资料,对区内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论述,总结了铜钼金矿时空分布特征和产出条件,提出活动的大地构造背景下火山、沉积、构造等地质作用造就了奥陶—志留系、石炭系等一些具有高Au、Cu、Pb、Zn地球化学背景的层位,晚古生代广泛的中酸性岩浆活动是形成与斑岩相关铜钼金矿的主要物质提供者和主要热动力的新认识。(3)利用重磁数据处理进行深部构造分析,探讨了深部构造特征和区域构造格局,推断出区域性基底断裂带,并认为伊犁盆地北缘和博罗科努山北坡两条深大断裂是区域上最重要的控矿断裂;(4)系统探讨了区域成矿的控制因素,总结了区域矿床类型,划分了3个与斑岩相关的成矿系列、5个成矿亚系列,开展了博罗科努地区区域成矿规律与矿产预测研究,建立了斑岩相关铜钼金矿预测的区域概念模型;(5)选择莱历斯高尔铜钼矿、肯登高尔铜矿、查汗萨拉金矿等典型矿床,采用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和地质年代学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中-酸性岩体与成矿的关系,划分了成矿阶段,探讨了莱历斯高尔铜钼矿床成因,总结了成矿模式;(6)首次开展了研究区以铜钼金矿为主的1∶25万区域矿产预测,提出“要素类比趋同法”求取相似系数,校正资源量估算值。采用体积法和品位-吨位法相互验证,计算了研究区铜、金预测资源量:铜金属资源量319万吨,金金属资源量191吨,钼金属资源量31万吨,为该区今后进一步找矿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