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以及城乡贫富差距的日益拉大,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09年我国开始进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工作,截至到2012年,新农保制度已实施了近三年的时间,三年里,制度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受益人群不断增多,已形成相对较完善的筹资、管理和运行机制。新农保制度成为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的一剂良药。但是,新农保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制度的可持续运行,若不加以重视和解决,势必对整个制度可持续性构成严重威胁。基于此,本文从保障制度可持续性的角度,重点分析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并为其提供解决之道,以对这项惠民制度的可持续健康运行做出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包括对选题缘起和选题意义、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概念界定、评价新农保可持续性的框架和研究方法的介绍;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和实践。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梳理,并对中国新农保的制度设计、实施现状以及新农保在T村的实施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第三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是新农保制度可持续性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在前面的评价框架内具体分析了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性,包括制度设计的可持续性、管理的可持续性和财务的可持续性等,特别是对财务的可持续性进行分析时,主要是对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进行了预测性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中央对于基础养老金的支出没有压力,而基础薄弱的地方政府会面临压力;个人账户资金因为制度设计不合理以及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重会面临赤字风险。在对新农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主要是从制度的微观主体和宏观外部环境两大方面着手。制度的微观主体重点体现在农民的参保心理上,因此本文利用个案访谈法,在T村选择了20位访谈对象对其参加新农保的心理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以期探索影响农民参保意愿的主观因素。在宏观外部环境上主要从经济、社会、文化方面分析了其对新农保可持续性的影响。第四部分,完善新农保制度可持续性的对策建议,结合文章前面的分析,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第五部分,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