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病例回顾性研究,观察不同中医证型之间半月板退变特征,探讨半月板退变的相关因素与各中医证型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治疗半月板退变提供更多客观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广东省中医院骨三科住院及门诊病人病历进行表格调查,确诊符合研究标准的半月板退变患者265例,阐发证型分布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程及MRI影像学等其他方面之间的关系。结果:1.所调查半月板退变患者中常见证型是阳虚寒凝证、筋脉瘀滞证、脾虚痰湿证及肝肾亏虚证,其中以肝肾亏虚证人数最多,约占35.1%。2.四种证型在年龄分布方面有统计学差别(P<0.05),而在体重分布方面则无统计学差别(P>0.05)。3.四种证型于不同年龄时段的分布差异显著(P<0.05),其中阳虚寒凝型以≤45岁高发,脾虚痰湿型及肝肾亏虚型随年龄的增加,其发生率呈升高趋势,以肝肾亏虚型较为明显。各证型病程时段分布有差异性(P<0.05),其中阳虚寒凝型随患病时间的增加,其发生率降低,但其他三中证型则随病程的延长,发生率升高。4.四种中医证型与半月板不同的退变程度、MRI表现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亏虚证、阳虚寒凝证患者与筋脉瘀滞证、脾虚痰湿证患者的半月板退变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阳虚寒凝型MRI表现主要为Ⅰ级、Ⅱ级信号,肝肾亏虚型表现多为Ⅲ级信号。结论:1.四种中医证型中,以肝肾亏虚证较为多见,阳虚寒凝证较为少见。2.在年龄因素方面,阳虚寒凝证患者平均年龄偏小,肝肾亏虚证患者平均年龄较大。3.在年龄时段和病程时段方面,≤45岁的患者中以阳虚寒凝型为主,≥56岁患者中以肝肾亏虚为主;同时,阳虚寒凝型病程较短,其他三型病程偏长。4.在半月板退变程度和MRI分级方面,阳虚寒凝型较肝肾亏虚型退变程度轻,阳虚寒凝型表现主要为Ⅰ、Ⅱ级信号,肝肾亏虚型表现多为Ⅲ级信号,其他两型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