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本质”是课程理论研究的基础问题,对课程实践中的研制、实施、评价等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作用,而课程研究的取向也一直受到课程本质的牵引。我国学者采用辩证理性的方法,采取“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的提问方式,希望从个别、丰富、易变的现象中寻找一般稳定的本质,在获得各种成果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迷惘。为了给“课程”今后的发展争取更大的社会行动,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课程本质的问题重新发问。 “课程”本身的文化特性促使笔者选择了文化哲学的思考方法:文化哲学以“文化的发展与人的自由解放”为其终极问题。从文化哲学角度切入课程,就足将课程作为文化存在,从发生学的角度来分析课程本质。这就是说,将课程本质研究看作是一个文化存在的历史,围绕谋程存在的几个维度,对造成参与者困惑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找课程参与者所持有的课程本质思想。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从课程本质思考的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了课程存在的两个层次。它们分别是:课程的本体存在(存在性与个人性维度)和课程的时空存在(目的性与手段性维度、计划性与非计划性维度)。 在课程本体存在的历史中,存在性与个人性围绕着“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怎样对课程进行逻辑的组织”的问题展开争论,促使人们从知识自为价值走向知识功能价值反思。这些问题的争论产生了课程研究的新范畴,如整合课程、能力目标、隐蔽课程等。而且在争论中,存在性与个人性价值取向实现联合,将文化、知识、经验贯通起来,将“文化”、“物化”、“人化”统一在课程当中。 在课程时空存在的历史中,课程从计划性维度走向非计划性维度。在计划的视野下,课程研制者将流淌的时间简化为空间的平面。随着课程参与者的不断争取,每一个课程参与者都在不同的时空里实现了课程研制,从而构造出一幅分形存在的计划。同时,这种努力将问题领域拉到非计划维度,研究者开始关注课程实施、关注超越时空的空白课程。课程评价领域也发生着同样的价值转向:从目标核准的评价到动态生成的评定。 谋程本月份月开究的文化哲学分析 对于课程本质的追问结果是:普遍的“课程”并不存在于现实世界当中,每一个“课程”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都体现了时代的基本精神。只有当每个人都参与到课程研究当中的时候,课程本质才能展露它的真面目。这就足说,课程本质在课程研究中呈现。随着每一次的提问、思考、解答,人类及其文化实现了生命的优化。文章的最后反思我国课程研究的发展,提出信任和选择足未来我国课程问题的方向,同时也足进一步展开课程本质追问之旅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