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直流线路共用输电走廊是提高单位走廊宽度输送功率、解决输电工程建设与土地资源紧缺矛盾的一种有效途径。在输电走廊内,有限空间内相对密集地架设有多电压等级的交、直流线路,致使输电线路间相互耦合关系更为复杂、相互干扰水平更高,对输变电设备和线路检修的影响更为严重。当前,共用走廊交、直流线路的地面电场、电磁耦合及电气不平衡度等电磁特性的研究尚不深入,工程上还没有很好解决上述问题的系统方案。在我国超、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快速建设的背景下,研究超/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共用走廊的电磁特性及其优化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交、直流线路共用输电走廊的地面电场、线路间电磁耦合及电气不平衡度进行了研究,根据走廊地面电场分析提出走廊线路布局方案。针对共用走廊交、直流线路地面电场,阐述了交流工频电场与直流合成电场的叠加效应,给出了交、直流线路地面混合电场计算方法,研究了地面混合电场分布特性,得出输电线路结构、导线高度及相序排列方式对其影响较大的结论;运用相量分析地面工频电场空间矢量分布和相导线电压相位关系,研究了交流线路相序排列方式与地面工频电场的关系,发现了可使走廊地面工频电场最小的最优相序排列方式。分析了土层结构、电气参数等对架空线路系统导线—地回路阻抗计算准确度的影响,基于分布参数理论提出了共用走廊电磁耦合的计算方法,该方法适用于非全线并行架设、具有一定长度接近段的输电线路;分析了走廊内直流线路上静电感应电压、电磁感应电压及感应电流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改变输电线路拓扑结构会对电磁耦合分量有较大影响;提出了交流线路与直流线路局部共用走廊的架设原则。分析了共用走廊内交流线路不平衡电流的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建立共用输电走廊线路电气不平衡度计算模型,明确了走廊内线路布置方式、走廊路径、系统输送功率等因素与交流线路电气不平衡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应合理选择接近段长度、限制接近段数量并使线路输送功率相对比值保持较低水平;揭示了共用走廊线路间电磁耦合对线路不平衡的影响机理,研究了耦合地线对交流线路电气不平衡度的改善作用。以我国各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典型参数建立地面电场计算模型,计算最优相序排列方式条件下共用走廊地面电场,结合我国现行标准规定,确定共用走廊交、直流线路的最小接近距离,评估走廊内线路的耦合干扰水平,提出共用走廊优化布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