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问题是制约中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成效显著,但农村地区仍然存在大量贫困群体。从目前农村贫困情况来看,贫困空间范围向中西部自然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与社会发展落后的区域收缩,贫困人口分布集中于深山区、岩溶山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区与荒漠地区等。在上述特征的影响下,财政扶贫制度实施效果不断弱化,以金融扶贫为代表的新型扶贫模式成为未来工作发展方向。金融扶贫与传统财政模式存在明显差异。金融扶贫模式依靠政府政策引导,发挥涉农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作用,利用信贷、保险等手段来解决贫困地区资金缺乏问题,促进农村扶贫工作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湖南省湘西州在贫困与反贫困工作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湘西地区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贫困现象比较严重。该地区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地区地形复杂,人均耕地少且土地贫瘠,严寒冰冻等自然灾害频繁;同时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风险冲击大,经济金融环境因素影响显著。在此情况下,湘西自治州历来属于国家扶贫与湖南省扶贫工作的重要地区,在近期国家扶贫战略中亦属于重要区域,成为国家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的中心地带。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金融扶贫制度为研究对象,结合湘西自治州花垣县情况进行分析。论文围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进行探讨。第一,分析农村金融扶贫的相关理论,探讨金融扶贫制度的理论基础;第二,探讨花垣县金融扶贫制度的主体与模式,在系统分析地区贫困情况基础上,探讨金融扶贫的制度主体与操作模式;第三,考察花垣县金融扶贫制度存在的问题,涉及金融扶贫主体、金融市场建设、金融制度建设、金融扶贫认知等方面问题;第四,提出完善农村金融扶贫制度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