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发展,一批面积超20000 m2(防火单元界限)的大型、特大型地下交通商业综合体应运而生。而到2020年,用于航站楼、地铁站及铁路客站环境营造的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2.5‰,其中,单座地铁车站年能耗达100-300万度电,能耗强度远高于普通的公共建筑。因此,能够针对半开敞地下交通枢纽具有建筑结构复杂性、室内热负荷复杂性等特点提出适用于此类问题合理的建模方法,并通过数值模拟的途径研究半开敞地下综合交通枢纽通风性能影响因素和不同气候区下半开敞地下综合交通枢纽通风性能变化特点。本文以深圳市某半开敞地下综合交通枢纽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各类影响半开敞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的混合通风性能的因素进行细致探究与评价分析,并研究了不同气候区下半开敞地下综合交通枢纽通风性能变化特点,为进一步此类建筑的设计、建造、评估提供了相关参考。本文首先针对半开敞地下综合交通枢纽混合通风性能的研究,系统的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半开敞地下交通枢纽模型建立、半开敞地下综合交通枢纽通风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和不同气候区下半开敞地下综合交通枢纽通风性能的研究。其次,本文选取深圳市某地下综合交通枢纽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了合理的CFD建模方法,包括针对散流器风口的“盒子法”建模方式,针对旋流风口的“八瓣法”建模方式,针对热负荷的地面热负荷分区的建模方式,屏蔽门开关两种不同工况的边界条件设置方式,隔断墙,室外风场的设置方式以及计算模型等参数的选取方式并总结了适用于此类问题的,包括换气次数、平均风速、平均温度、微风区域面积百分比、设计温度区域面积百分比和室内平均空气龄等因素的通风性能的评价指标。然后,本文针对影响半开敞地下综合交通枢纽通风性能的各项因素,如:下沉广场设置情况,大型中庭设置情况,站台层屏蔽门开启状态,室外风向变化等分别进行CFD数值模拟,并结合计算结果分析,总结出各项因素对半开敞地下综合交通枢纽通风性能的影响:室外风向正对开口面积大的下沉广场时,由此下沉广场进风;当下沉广场设置数量较少时,由于空调采用正压送风,通过下沉广场仅有室内向室外出风;不设置大型中庭时,室内正压减小,室外气流更容易通过下沉广场流入室内,下沉广场进风较多,同时也影响了地下一层和夹层的风速场、温度场和空气龄等通风性能评价指标;屏蔽门开启时,地下二层和隧道之间发生大量的气流流动,地下二层主要平面的风速场较为复杂,平均风速高于关闭工况,四个下沉广场呈现三个进风,一个出风,并且进风以东南下沉广场为主的特点,这也影响了地下一层和夹层的风速场、温度场等通风性能指标,平均风速和平均温度均大于屏蔽门关闭工况;室外风向变化主要和下沉广场设置情况、开口面积、内部结构共同作用,影响着建筑通风性能。并且室外气流更容易通过与之正对的,并且开口面积较大、内部无大量隔断墙等结构的下沉广场进入室内。此外,为研究不同气候区下半开敞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的通风性能,本文分别选取深圳,长沙,天津,哈尔滨和昆明作为夏热冬暖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寒冷地区,严寒地区和温和地区的代表城市,通过CFD数值模拟分别计算了不同气候区半开敞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的通风性能的变化特点,并采取对比分析,为创建良好的通风性能和参数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研究表明:不同气候区对通风性能的影响主要通过改变室外气象参数,即风向、风速和温度,并与下沉广场设置情况共同作用,影响室内通风性能。综上,本文基于层层深入的模型建立和数据分析,对半开敞地下综合交通枢纽混合通风性能进行了模型构建,并结合实际案例,系统深入地对影响半开敞地下综合交通枢纽通风性能各项因素和不同气候区下半开敞地下综合交通枢纽混合通风性能的变化特点进行了剖析和阐述,为进一步优化与改善半开敞地下综合交通枢纽混合通风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