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相关论文
地方名人文化资源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人文价值。贵阳南明区李端棻中学是一所为纪念李端棻而创办的纪念性中学,......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史人物像一颗颗闪烁的星辰,将历史事件串联起来,形成了学习历史的重要线索之一。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伴随着近代中日之间的往来,伊藤博文的人物形象于19世纪80年初传入中国。从传入开始到20世纪20年代末共50年的时间里伊藤博文的在......
众所周知,戊戌变法是在列强瓜剖豆分、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下的一次自救尝试。其以“维新”相号召,力图改变统治现状。但变法仅仅......
文悌出身没落的满族世家,一生历道、咸、同、光、宣五朝,见证了清王朝在内忧外患的冲击下从日薄西山到崩溃瓦解的整个历程.他暴得......
2017版高中历史新课标颁布以来,广大一线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怎么教?学生如何学?笔者在......
江苏常熟人杨崇伊担任御史的时候,正值维新变法风起云涌之时,康有为等人组织强学会宣传变法,不少朝中官员纷纷加入,这些人要么是改革的......
清末大臣张荫桓早年考秀才不第,21岁纳资买了知县官衔,入山东巡抚幕府做文书,后升迁至道员。光绪八年(1882年),他升任安徽按察使,两年后被......
1890年,刚满18岁的年轻举人梁启超拜师于康有为门下,并且成为康有为最得意的学生,从此他们的命运就交织在了一起。在戊戌变法中,师徒俩......
内容摘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都离不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改革。所以学习古今中外的改革史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改......
又讲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虽然历史的车轮已经滚滚前行了一百多年,可是他的思想依然远远的把我们抛在后面,他播撒下的启蒙思想的种......
1882年,年仅22岁的严修参加顺天府乡试,结识了徐世昌 (后曾任中华民国总统)。二人感情相投,且同时中举,在严修日记中,常称徐为“菊哥”(徐......
【摘要】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科核心素养,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的全面使用,需要构建有效课堂教學模式,通过提升立......
1898年9月21日,慈禧重新训政—— 这意味着戊戌变法的失败。慈禧太后再次垂帘听政后,开始对戊戌党人进行整肃。因为清末革新思潮的风......
2018年是戊戌维新变法120周年。120年前的6月11日(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夏历四月二十三日),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是为百日维新变法的开......
创造与创新是具有永恒生命力的话题。在2016年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个方面六大素养的总体框架中,“实践创新”是六大素......
摘 要:《燕山楚水》是内藤湖南第一次在中国旅行前后的游记文本,在三个层次上映射出内藤的中国观。内藤中国观的表层是“守旧”与“......
[关键词]高考,选修课,教材定位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5—0017-03 高考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改......
【关键词】戊戌变法,维新派,保守派 【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0)01—0068—03 戊......
康有为人称“康圣人”,但他并非恂恂如也的谦谦君子,而是个踔厉激进、自视甚高、刚愎自用的大胆狂人,比如他对未来“大同世界”的设想......
虚弱的身体 光绪生来体弱,绝非做皇帝的好材料。须知清朝立太子,主旨是立贤,从未奉行嫡长子继承制,所以从顺治到宣统,金銮殿上,并无几......
摘 要: 本文作者以教材中的一句话为引子对慈禧在戊戌变法前后的态度进行了思考,通过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最终总结得出:慈禧并非一......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成为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实在......
[摘要]开展历史生活化教学可以加强教材与生活的衔接,促进学生联系生活感知教材,有效开拓历史教学空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贯彻生活化......
[摘 要]在华师大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第5分册《戊戌变法》一课的导入中,通过课前构思、课堂实践与课后反思,总结出导入环节设计的新模式......
高中历史课堂讨论就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由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有商榷性或探讨性的问题进行有一定深度、广度的讨论后得出结论的方法。......
女儿留在美国的两箱书信,记录了“保皇会”往事及他和老罗斯福的两次会面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广东省南海县人,晚清重要的政治家......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文章主要从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完美结合的角度......
【内容摘要】在新课标下,“合作”是当前课程教学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初中历史也不例外。有效地合作讨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绪,增加课......
“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
梁启超称戊戌变法是 “二十世纪新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 ”。且不论戊戌变法能否或在何种意义上判分新旧中国,康有为在变法前的上清......
国内主流的戊戌变法史多源于康、梁“痛说维新家史”,晚晴史研究者茅海建研究戊戌变法10年之后,阅读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
(靖江市刘国钧中学 江苏 靖江 214531)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行,并成为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改革开......
“改革”一词最让近代以来的中国人魂牵梦绕,而近代史谈改革,最绕不开的便是“戊戌变法”。以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
任何一个历史事件,只有在历经长时段的历史演变之后,才能彰显其原初的意义,使后人得以窥知,它的发生与否,它的基本方向,都与后来的历史息......
“史料实证”素养是“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1]。要求学生做到:“了解史料的多种......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曾说:高考是立德树人的“一堂课”,高考是服务选才的“一把尺”,高考是引导教学的“一面旗”。作为中学历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