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疑伪经与中古民间社会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中古时期是汉译佛经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诸多西域和本土高僧的不懈努力下,大量的佛教经典被译介到内地,并奠定了汉文藏经的基本格局。然而伴随着汉文译经事业的发展,一些由中国人编造的疑伪经也混入到了经典的行列之中。疑伪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佛经,但是它们对中古佛教史,特别是中古民间佛教史却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自西晋以来,疑伪经这类本土经典受到了高僧大德的严厉打击。他们把疑伪经收入经录,希望将其剔除出佛经的行列,以此保护佛教的纯洁性。不过,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疑伪经并没有在历代高僧的打压下销声匿迹,特别是在广阔的民间社会,这类经典反而大量地被文化程度不高的民间佛教信众抄写、传播。探本溯源,疑伪经之所以能在中国民间蓬勃发展,与其短小浅显的经文内容,民间受众的功利性信仰特点和相关灵验记的宣传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根据敦煌、吐鲁番、北京房山等地出土的疑伪经写本、刻本题记可知,中古时期民间信众抄写和刊刻疑伪经的行为,或为疾病痊愈、或为国泰民安、或为祈求福报等等,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与功利性。同时,疑伪经的经文内容对于民众抄写、刊刻疑伪经的行为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如敦煌所出《救诸众生苦难经》《新菩萨经》《劝善经》等疑伪经的抄写次数、抄经祈愿都与经文内容有着密切联系。由于疑伪经的“本土性”特点,其经文内容吸收了不少中国传统信仰的成分。同时,随着疑伪经在民间社会的广泛传播,这类经典对于某些民间信仰体系的形成与革新也曾起过一定的作用。如中古中国流行的七佛、月光童子、水月观音等信仰的塑造与传播都与疑伪经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随着疑伪经的广泛传播,它们的影响还渗透到了一些民间佛教团体之中。如中古时期屡屡发生的弥勒教起义和民间社邑的组织建设都与疑伪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一些疑伪经的传播与推广也与中古时期的民间宗教团体紧密相连。如南北朝时期持戒类疑伪经的流行,就是民间游方僧人游化宣传的结果。此外,疑伪经对中古民间的风俗祭祀也有一定的影响。如中元节的盂兰盆供、超度亡者的十王斋、填还冥债的受生斋等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斋供习俗都与疑伪经的产生与流行密切相关。甚至像“龙虎蛇饼”这类具有独特造型的民俗食物也在疑伪经中留下了身影。作为外来思想与本土文化融合后的产物,疑伪经的出现拉近了普通民众与佛教的距离,标志着佛教的中国化与世俗化到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作为佛教的宣传工具,疑伪经把深奥的佛教义学通过简单通俗的表述介绍给了普通民众,并将这些融通诸说的观念思想刻进中国民众的宗教与世俗生活。总之,疑伪经在佛教走向民间社会的历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当之无愧的“庶民的经典”。
其他文献
基于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疫情常态化的时代背景,即兴能力理论研究已经成为了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焦点。现有关于即兴能力的研究多以制造类企业和高新技术类企业为考察对象,而我国的出版企业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市场属性的双重特征,学界对于国内出版企业即兴能力的研究比较少,尤其是对意识形态把控能力的关注就更为少见。关于“出版企业如何生成即兴能力,即兴能力进而对绩效产生何种影响”,这个核心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系统
合作行为广泛地存在于现实的生物、社会和经济系统中。合作行为在这些系统的正常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演化博弈论的目的便是理解生物和社会系统中合作行为的涌现与普遍性。更具体地说,其目标是回答自然选择如何有利于代价高昂的、利他的合作行为。在近几十年中,人们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来建模重现这些现象,关心合作行为的诞生与消亡背后的成因,分析其中的相变行为,并试图给予合理的解释。现实世界的系统通常以环境和策略
在能源、化工、环境、建筑等领域,常采用流体均流分布器按需实现流体传输与分配,其作为流动分布枢纽,在流体输配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由于不合理的设计、加工、安装、运行等因素,造成流体均流分布器内部压力分布不平衡,常导致流量不能“按需”分配或流动阻力损失增大,不但会造成系统能耗上升、性能下降,而且存在安全生产风险。因此,解决流动均布与减阻优化问题是提升流体输配系统性能的关键所在。流体均流分布器
母婴分离(Maternal separation,MS),是指发生在出生后至断乳前年幼个体与母亲的分离。母爱缺失与被剥夺严重影响发育中的婴幼儿神经系统,对青春期大脑成长和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显著增加个体在成年后罹患精神疾病的风险。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快,劳动力国内、国际迁移导致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在中国,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人口比例曾高达37%。世界范围内,留守儿童数量已达数亿。由于母爱亲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肝脏是人体内脏里最大最重要的器官,以代谢功能为主。在人体内不仅能去氧化、储存肝糖原、合成分泌型蛋白质,在药物和毒素的代谢、解毒等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是一种以肝功能突然下降继发的黄疸、凝血障碍、肝性脑病等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影响多脏器功能,死亡率高达90%。原位肝移植是治疗ALF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由于肝脏供体有限、移植费
目的:随意皮瓣在临床上使用广泛,但皮瓣远端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其坏死机制至今仍不清楚,因此随意皮瓣的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不仅含有间充质干细胞的活性物质,而且安全性高,性状稳定。本课题旨在研究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大鼠缺血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1.提取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培养传代,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对干细胞的成脂成骨分化以及表面蛋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近年来,通过对结肠癌采取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策略,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了持续性下降,但是,结肠癌的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却呈现上升趋势。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多基因相关、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因此,急需探究结肠癌发病相关的分子机制以及筛选更有效的靶向结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致死率高。发生转移的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但乳腺癌转移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了解乳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有助于寻找诊疗靶点,改善患者预后。与线性RNA不同,环状RNA呈闭合环状结构,目前已有研究表明环状RNA参与乳腺癌进展,然而与乳腺癌转移密切相关的环状RNA表达谱及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转录组高通量测序筛选出与乳腺癌转移相关的环状RNA circK
近年来,传统化石能源的过度消耗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急剧增长,由此引发的“温室效应”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我国在人类“碳中和”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2020年联合国大会上,我国宣布了自己的“双碳”目标,即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因此,需寻找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为驱动,降低大气中CO2的排放量。通过电化学还原的方式将CO2转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GTFP)的提升是我国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环节。城市GTFP的提升,有助于城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优化的绿色发展目标。环境规制作为解决环境负外部性问题的重要工具,在当前实现绿色发展的政策要求背景下,其制定和实施会对城市GTFP产生重要影响。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工具具有不同的特点、传导机制和实施效果,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