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H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Ⅰ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后长期生存率背景和目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Obstructive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OCM)患者接受最佳药物治疗后仍具有严重梗阻和明显症状者需考虑室间隔减容包括外科心肌切除术和经皮室间隔酒精消融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tal Myocardial Ablation,PTSMA)。外科心肌切除术一直是梗阻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经典手术治疗,然而由于其手术创伤大,需要全身麻醉,对于某些高龄且合并基础疾病多或不愿意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并不是最佳的方式。1995年PTSMA开始运用于HOCM患者,且许多中远期的随访结果证实了PTSMA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PTSMA逐渐被视为HOCM患者经典外科心肌切除术替代方案。然而关于这种手术的长期安全性仍存在争议,因其人为造成的心肌坏死及局部瘢痕,有可能增加术后室性心律失常风险。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判断其长期预后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2001年4月至2019年2月接受经皮无水酒精室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通过查阅病案记录患者的基础资料、临床病史、手术情况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通过电话和门诊随访患者的存活状态、临床表现,生活质量等。利用Kaplan-Meier法计算所有HOCM患者生存曲线和多因素Cox回归法分析PTSMA术后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与同期在本院因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接受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患者以及按照年龄和合并多项基础疾病倾向性评分匹配的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共入选行PTSMA的HOCM患者104例,年龄(54±15)岁,其中女性41例(38.7%)。随访时间为37.5(14.3,76.8)个月,末次随访时共12例患者死亡(HOCM-PTSMA死亡组),生存者92例(HOCM-PTSMA存活组)。HOCM-PTSMA死亡组患者NYHA心功能Ⅲ/Ⅳ级者占比例高于HOCM-PTSMA存活组(P=0.036),左心室后壁厚度大于PTSMA-HOCM存活组(P=0.006)。入选的HOCM患者PTSMA即刻成功率为66%(70/104),HOCM-PTSMA死亡组患者术中无水酒精用量为(2.9±0.8)ml,有多于HOCM-PTSMA存活组[(2.4±1.0)ml]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行PTSMA的HOCM患者术后5、10、15年无全因死亡生存率分别为90.1%和78.3%和56.9%,无HOCM相关死亡生存率分别为91.3%和79.4%和57.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是HOCM患者PTSMA术后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2.697,95%CI 1.29218.977,P=0.020)。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组患者共32例,其NYHA心功能Ⅲ/Ⅳ级患者的比例高于PTSMA组(P<0.001),年龄、性别、合并症(心房颤动、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左心房内径等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组患者随访时间为38(17.6,64.2)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生死亡事件。按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倾向匹配的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83例,随访时间(55.0(29.2,83.0)月),随访期间发生5件死亡事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TSMA组患者无全因死亡和无HOCM相关死亡生存率与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组或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接受室间隔心肌切除术者及按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倾向匹配的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相比,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接受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具有良好的长期生存率。Ⅱ老年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背景和目的:评估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tal Myocardial Ablation,PTSMA)在老年药物难治性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收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2001年4月至2019年1月经皮无水酒精室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11例,按照年龄分成青年组(<55岁)和老年组(≥55岁)。通过查阅病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病史、手术情况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所记录患者的生命状态、临床表现和心功能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生存曲线。结果:一共111名患者纳入研究,中位年龄为56岁(15,82),女性共42名(37.8%),其中青年组中位年龄43.5岁(15,54),老年组中位年龄为63岁(55,82)。总体消融成功率68.5%,青年组、老年组分别为66.7%&70.0%。术中无水酒精中位注射量为2ml(1,5),青年组和老年组分别为2.1ml(1,5)和2ml(1,5),p=0.728。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低血压为手术常见并发症,2例患者(5564岁)因持续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需植入永久起搏器,1例患者(66岁)因术后室颤、心源性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老年患者围手术期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需永久起搏器植入,由于室颤或室速引起的心脏骤停复苏等)发生率较青年组高(p=0.06)。111例患者除外1例围手术期死亡对其余110例患者进行了长期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35.5±48.5月(范围3212月),随访率为86.4%(95/110),全因死亡11例,总死亡率10%(11/110),除外一例因肺部感染死亡,其余10例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相关死亡包括6例心源性猝死,3例因心房颤动,急性脑梗死致死,1例心衰致死。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酒精消融术后1、5和10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6.9%、93.4%和81.1%。青年组和老年组1年,5年,10年总生存率分别97.7%、97.7%、91.6%&96.2%、89.7%、66.4%,p=0.068。结论:老年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酒精消融的效果与青年患者相当,但手术相关的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可能增加,术后长期无全因死亡生存率略低于青年组患者。Ⅲ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房颤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5年临床疗效分析背景和目的: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最常见的心律不齐,HCM患者合并心房颤动增加缺血性卒中和全身性栓塞,心力衰竭进展等风险,是导致HCM患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因素。对于大多数难治性的房颤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对长期维持窦率,改善临床心功能,减少心衰再入院和减少总体死亡率具有潜在的作用。然而,关于房颤经导管射频消融对于肥厚型心肌病的5年以上的临床疗效尚未报道。本研究目的是评估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房颤患者5年以上的临床疗效和判断其影响因素。方法和结果:一共152例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房颤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20例患者包括阵发性AF(n=60,50%)和持续性AF(n=60,50%),平均年龄61±9.8岁,女性(n=43,35.8%)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术(catheter ablation,CA)和32例患者接受房颤常规药物治疗以及117例与CA组按照HCM类型匹配的非房颤患者作为对照组。在120例CA患者中,50例(41.7%)经过一次房颤消融后最终维持窦率,另70例(58.3%)发生房颤复发事件,其中有48例(40%)接受2次以上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包括38例经历了2次CA手术,8例经历了3次CA手术,2例经历了4次CA手术,剩余22例患者选择药物治疗,共发生180次经导管射频消融术。1例(0.55%)患者在手术中因锁骨下静脉穿刺时错误地穿刺动脉而死于血气胸,2例(1.1%)患者发生一过性心脏压塞经急诊心包穿刺得到改善,1例(0.55%)患者因CA术后并发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导致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截止最后一次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61.9±31.6月,共有82例(68.3%)维持窦律。HCM合并房颤患者接受首次CA后的临床复合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心衰再入院和新发脑卒中发生率低于非CA组(p=0.023),并且与没有房颤匹配HCM类型的普通患者相当(p=0.729)。女性(HR 2.358,95%CI 1.151?4.831;P=0.019),NYHA心功能等级Ⅲ-Ⅳ(HR 2.422,95%CI 1.032?5.685;P=0.042),左心房直径≥50mm(HR 3.319,95%)CI 1.469?7.499;P=0.004)是多次经导管消融术术后房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在大多数合并难治性房颤的HCM患者中,CA能够成功恢复长期的窦性心律并改善临床症状,尤其是对于那些心房直径较小且NYHA心功能评分较小的患者。此外,CA可能预防HCM合并房颤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对心肌细胞缝隙连接的影响。方法:1.提取大鼠原代肺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SMC),TGF-β1(1ng/ml,干预24小时)诱导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RT-q PCR法检测collagen I、vimentin、calponin、micro RNA 27b的表达;2.分别建立Transwell直接接触式及非接触式共培养体系,将HL-1小鼠心肌细胞分别与收缩型或分泌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难治性疾病,预后较差。近年来,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药物发展突飞猛进,靶向治疗药物广泛应用于肺动脉高压患者中,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于肺动脉高压患者是否采用抗凝治疗仍有争议,并且随着抗凝药物的发展,对肺动脉高压抗凝药物的选择也是一大难题。迄今为止,尚无任何随机对照研究和高质量的队列研究证实抗凝治疗的疗效,也很少有系统性研究有关的抗凝药与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之
研究背景和目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及其严重阶段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危重症,死亡率高达40%,至今仍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研究显示,巨噬细胞极化在ALI/ARDS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有望成为治疗ALI/ARDS的新方向。近期,课题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是目前人类猝死的主要病因之一。虽然目前对于心梗的诊疗技术进步,但对于心梗后发生的心肌纤维化尚未明确治疗方法。心肌纤维化导致心肌顺应性下降进而导致心功能障碍,并发展为心力衰竭。因此,研究心梗后心肌纤维化的机制,研发新的治疗靶点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心梗后心肌纤维化最主要的病理过程是心脏成纤维细胞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并大量分泌细胞外基质。心脏成纤维细胞激活并分化为
目的本研究检测分析了 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中的表达水平及与ITP的激素耐药(glucocorticoid-resistance)现象之间的相关性,探究了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性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建材行业物流服务质量的研究相对较少,更缺乏一套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国内有关大型施工企业的现状以及当前建材市场的交易情形,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247位建材行业工程采购管理人员的相关数据。分析结果发现,影响建材物流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建材商家诚信、突发状况处理措施、产品信息更新及时性以及退换货手续的方便性。此外,建材行业物流服务质量不仅对顾客忠诚具有直接影响,还通过顾客满
背景静脉高压,是慢性静脉疾病病理生理改变的重要因素。持续的静脉高压环境可激活血管内皮,导致慢性炎症,最终导致溃疡的形成,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近年来,在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发现了一层糖萼,它对内皮细胞的功能有密切的影响。舒洛地特,是一种高度纯化的糖胺聚糖混合物,能有效抑制白细胞的活化和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因此,通过建立一个合适的下肢静脉高压大鼠的动物模型,观察下肢静脉高压,对大鼠后肢静脉内皮糖萼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体内外慢性阿霉素(DOX)心肌损伤模型,探讨miR-146a在DOX诱导的慢性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以及循环miR-146a水平与DOX心肌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第一部分:使用浓度梯度(0-5μM)和时间梯度(0-72h)的DOX刺激人心室肌细胞系(AC16s),CCK-8法检测细胞的活力;Western Blot检测下游凋亡、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变化;TUNEL、流式细
目的:调查上海地区不同绝经状态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风险的相关因素,研究替勃龙对绝经后女性血栓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更年期门诊40-65岁的不同绝经状态的女性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横断面研究和自身对照研究,采用问卷调查、颈动脉超声及血栓弹力图等检查项目收集临床资料,采用替勃龙对绝经后女性进行临床干预并随访1年,统计方法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等。结果:(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仍是威胁人类健康,致残、致死的主要疾病,斑块破裂伴血栓形成是心肌梗死等急性血管事件的病理基础。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免疫炎症细胞和循环蛋白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引起斑块破裂、血小板活化聚集以及血栓形成,导致急性临床事件的发生。血栓弹力图可以检测血小板及凝血功能,临床中广泛应用于出血及缺血事件的监测,指导抗栓药物的应用,但其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少有研究。免疫细胞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