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被誉为陶瓷的故乡,英语词汇中,“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单词。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上升,海外文物的回流,中国古代陶瓷珍品再次引发世人的浓厚兴趣。然而陶瓷珍品译介现状却难如人意:英译实践在国内还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珍品名称翻译缺乏规范,术语混乱甚至错误。不利于中国陶瓷文化的对外译介和宣传。本文拟结合现代术语学、翻译目的论、以及文化、审美等方面的探讨,对中国陶瓷艺术品名称翻译实践进行一次尝试性研究。中国陶瓷是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凝聚了古代艺术家与工匠的心血。珍品名称主要由陶瓷术语和文化负载词两部分构成,体现出器物自身独特的工艺和文化内涵。如何在翻译实践中巧妙灵活地驾驭英语语言,使之既能准确地传达艺术品的科技信息又能再现艺术品的美,就成为翻译工作者所探讨的话题。现代术语学德国-奥地利学派的术语标准化理论,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等学派的观点对于陶瓷名称翻译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另外,威密尔、图瑞、韦努蒂等学者提出的关于翻译目的、文化和异化方面的理论,也为陶瓷艺术品的翻译研究提供了理论视角。本文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同时也涉及了陶瓷术语数据库建设,互联网辅助翻译等方面的问题,具体探讨了陶瓷名称翻译原则与策略。作者在总结了本研究的结果及启发意义的同时也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以上研究的事实基础上,作者认为:在陶瓷珍品名称翻译实践中,瓷器译名的标准和统一势在必行;与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异曲同工的翻译异化策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成功译介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一个成功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译者应当努力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同时好要掌握术语学、文化审美、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本文作者相信:对于中国陶瓷珍品名称的翻译研究,必将给传统工艺美术领域的青铜器、金银器、玉器古玩等名称翻译提供有力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