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婚同居法律规制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2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两性关系多元化,家庭结合方式多样化,非婚同居现象在我国呈现与日俱增的发展态势。论文首先阐释非婚同居的内涵,明晰相关概念的区别,采用实证研究法总结我国非婚同居的现状及其成因,引入非婚同居阶段化理论;同时采用法理学分析法评析我国现行相关规定,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从规范文本和制度运行的角度,分析非婚同居法律规制的演变和司法救济的缺失。   西方国家立法规制和司法介入在现实博弈中延伸,立法规制态度从摒弃、禁止或惩罚非婚同居到肯定、保护非婚同居的转变,并以保护非婚生子女权益、稳定事实婚姻的家庭关系、提供非婚同居者的社会福利待遇、调整同居关系的终止后果、保护同性同居伴侣等选择规制时机的介入,在立法模式上或采用等同于婚姻规制的同等待遇与差别对待,或实行登记伴侣与事实伴侣制度,或建立契约模式与身份模式等,建构出较为完整且各具特色的非婚同居法律制度。如美国各州建立了形式多样的保护机制,或以契约理论为基础、或以同居身份为依据确认同居权利。英国有关非婚同居的成文法散见于不同领域的法律规定,非婚同居者实现权利主要依赖归复信托、推定信托和禁止反言等规则。PACS是同居伴侣为组织共同生活而登记的一种新型家庭关系,它使法国的二人共同生活模式分为婚姻、PACS和自由同居三个层次。   探讨西方国家非婚同居的社会现象和发展脉络,考究非婚同居现象背后的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及其演进趋势,吸收、借鉴其中适合我国两性关系伦理和非婚同居现状的规制内容,是比较法视野下研究非婚同居法律问题的基础。我国构建非婚同居法律制度存在社会基础。我国两性关系的发展演变遵循人类两性关系发展史的共性,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伦理道德的传承与嬗变为非婚同居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针对非婚同居引发的社会现实问题,从两性关系的社会性和弱势方权益保护出发,家庭法应适时介入,在家庭自治与干预规制中保持平衡。我国非婚同居立法规制宜在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基础上,合理承认同居协议的效力;充分肯定婚姻的优先保护论,合理协调主流价值和特殊利益;确立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在日常家事代理、共同生活费用负担、同居信赖利益保护等方面加以规制,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家庭生活的选择,从而形成与时俱进、开放宽容的家庭立法观念,构建多层次的法律体系,以适应多元化的社会发展需要。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并且大力提倡民事调解,特别是法院调解。审判实务中的大多数民事、经济纠纷案件都是通过调解方式解决的,调解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具特色的民事审判制度,在国内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宁波党建工作在对发展起到政治保证作用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坚持求真的价值取向,遵循务实的价值原则,注重继承性创新。也积累了可贵的经验:端正态度,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新中国成立后,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先后经历了“前制度”阶段(1949年-1977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旧农保)阶段(1978年-2008年)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