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块作为语篇构建的基本单位之一,在语言产出尤其学术写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语篇功能。目前的研究鲜有从篇章组织和语篇结构的层面对比中国作者和英语本族语作者学术写作中的词块使用。本研究基于Sinclair的词汇语法理论、Halliday的语言元功能理论,使用中介语对比分析法考察了英语本族语作者和中国作者在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论文写作中文本导向词块的特征,探究了中国作者与英语本族语作者在使用文本导向词块组织语篇结构、形成文本衔接、实现学术语篇的交际目的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本研究首先生成了英语本族语作者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论文中的文本导向词块序列表。对这一序列表中的目标词块进行频数、结构、功能和语篇分析,更加系统全面地呈现了英语本族语作者在学术写作中是如何使用文本导向词块的。结果表明,英语本族语作者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存在大量的三词和四词组成的文本导向词块,它们具有典型的结构型式。英语本族语作者使用文本导向词块既实施了比较、推断、文本指示、架构、引用、呈述、表明目的等语篇行为,同时也指示了上下文之间的附加、因果、对比、推断等逻辑关系,还用于组织语篇结构和实现相应的交际目的。对特定语步/语阶中使用的文本导向词块的分析揭示了语言型式与语篇结构、体裁之间的共选关系。文本导向词块成为了具体功能和篇章结构的标志,是语篇组织功能的典型语言实现型式。对中国作者学位论文写作中文本导向词块的使用特征分析表明:首先,中国作者学术写作中文本导向词块的种类和频数总体使用不足,与英语本族语作者相比语言程式化程度较低、学术体裁的惯例化语言特征不明显。第二,中国作者除了结构子类“介词短语+of-短语片断”的词块使用过度,对其它大部分结构类别中的文本导向词块使用显著不足,尤其体现出名词化特征较弱的问题。第三,中国作者在使用文本导向词块实现逻辑语义衔接方面存在差距,写作文本衔接不紧密、连贯性有待加强;对文献引证、比较、推断、呈述报道等语篇行为均实施不足,学术话语社会化有待提升。第四,在学术写作中使用实施特定语篇功能的文本导向词块时,具体词块的使用选择存在偏差,对部分高频词块过度使用和对大部分非高频词块使用不足揭示了中国作者学术词块使用能力未能持续发展。最后,中国作者的语篇结构意识不强,缺乏组织语篇结构的标志性词块,导致文本的连贯性不强,构建学术语篇结构的能力有待提高。本研究对实现语篇功能和语篇结构的词块型式的分析,将共选理论由词汇-语法层面扩展至元语篇、甚至文本体裁层面。将文本导向词块与学术语篇中的修辞结构相关联,在研究方法上是对学术语篇进行语言使用和语篇结构研究层面相结合的探索。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对中国学术英语教学和学术英语写作具有一定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