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微针与离子导入对SD大鼠体外透皮实验的对比研究

来源 :成都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ckxing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为对比纳米微针与离子导入透皮给药技术的体外渗透效果,采用双氯芬酸钠凝胶在SD大鼠体外经皮渗透,对比促渗前后各项研究指标,包括:累计渗透量、透皮速率与病理切片,为运动医学与骨科中透皮给药的应用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实验材料与方法:(1)SD大鼠皮肤体外渗透实验:(1)动物皮肤处理:将9只SD大鼠颈椎脱臼处死后,先用剃毛刀剃除腹部毛发,随后用手术刀取大鼠腹部皮肤,大小2×3cm~2。取下皮肤后将残余毛发用剃毛刀刮除,剥离大鼠腹部皮肤,去除皮下脂肪组织,即得离体大鼠皮肤。用0.9%的氯化钠溶液和蒸馏水反复漂洗皮肤标本,直至冲洗液体无浑浊为止。用滤纸吸干皮肤标本水分后,置于铝箔中包裹后放置于冰箱中-20℃保存,临用前解冻后恢复于室温使用。(2)分组:将处理好的离体大鼠皮肤分为3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离子导入组,C组纳米微针组,每组3例大鼠离体皮肤。(3)体外扩散实验:每组实验均采用TK-12A型Franz试验扩散池,取各组皮肤标本解冻至室温,A组与B组离体大鼠皮肤不予处理,C组采用纳米微针对离体大鼠皮肤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保持针体与皮肤面垂直,施加10N左右压力并持续作用2min,移除纳米微针后洗净。分别将其固定于注入接受液的接受室,皮肤标本内侧朝向接受室,鼠皮角质层侧朝向装置给药室,皮肤与两室相互贴紧,有效接触面积为3.14cm~2。给药室容积为6.5m L,给药室分别加入2mg双氯酚酸钠凝胶和2ml0.9%氯化钠溶液,C组将离子导入正负极置于给药室中,不与皮肤接触。接通电源,开启离子导入仪,设定电信号参数(电流频率为100 Hz,占空比为1:1,电流密度为0.2m A/cm~2,离子导入时间为5 h),转速为600r/min,接受液温度维持在(37±0.1)℃,接受室容积为15ml。分别在给药后1,2,4,6,8,10,12h吸取1m L接受液,每次取样后需补充等量等温的接受液。吸取的样品经过微孔(0.22μm)的滤膜过滤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浓度,并计算累计渗透量与透皮速率。(2)数据分析:计算得出实验数据均以x±SD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实验数据统计分析,通过t检验对组间差异进行数据比较,P<0.05时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3)组织学观察:取上述完成体外透皮实验的大鼠皮肤置于福尔马林(10%甲醛溶液)中固定,石蜡包埋后,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制备皮肤纵切面病理切片,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皮肤结构,并进行图像采集。结果:(1)A、B、C组皮肤12h的累积渗透量Q分别为:116.93±1.65μg/cm~2、139.80.±1.98μg/cm~2、160.91±2.19μg/cm~2;扩散速率J分别为:9.076μg/(cm~2*h)、10.842μg/(cm~2*h)、12.164μg/(cm~2*h)。A组分别与B、C组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累积渗透量、扩散速率优于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累积渗透量、扩散速率优于B组。(2)大鼠皮肤结构变化:A组与B组的SD大鼠皮肤结构未见明显变化,C组真皮层可见细小针孔,皮下组织损害较小。结论:(1)纳米微针与离子导入透皮促渗技术对大鼠皮肤体外渗透均有明显的促渗效果。(2)纳米微针比离子导入对大鼠皮肤体外渗透具有更好的促渗效果。(3)纳米微针与离子导入均对皮肤结构损伤微小,但纳米微针透皮给药的操作条件更为方便。本研究为探索透皮给药的新方法与提高透皮给药技术促渗效果提供更多的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从细胞膜仿生的角度出发,针对蛋白质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基于细胞膜仿生磷酸胆碱改性壳聚糖PCCs,采用离子交联法构建了一种蛋白质药物细
[目 的]通过相关调查分析,就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不同手术方式前后生活质量评估工作作出分析,从不同的影响因素着手,探究术前术后生活质量的相关变化情况。[方 法]选取2017年9月
目的神经元凋亡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早期脑损伤中(early brain injury,EBI)主要的病理生理事件之一。Wnt-3a是在神经发生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内源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Cs)对脑梗死大鼠的治疗效果,并探讨i PSCs移植后大脑微环境中蛋白表达的长期动态变化。方法将成年雄
蛋白质作为细胞内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具有运载和储存的生物功能。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小分子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一直以来都是生命科学、药物化学及化学等诸多领域的热点。
肿瘤的多药耐药是导致其临床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肿瘤多药耐药的发生机制复杂,而ATP结合盒式蛋白-过度表达介导的耐药是目前接受最广泛的机制。常见的ATP结合盒式蛋白如P-gp
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是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术后判断疗效和指导131I处方剂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旨在评价131I治疗前刺激状态下血
在能源需求量越来越大的今天,水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显得愈发重要。从1949年开始,水利建设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移民
在饮用水消毒过程中,消毒剂会与水中的天然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消毒副产物(DBPs),对人体健康形成潜在危害。随着DBPs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DBPs的健康风险也
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病人一线化疗过程中不同Hb变化轨迹与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化疗后贫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确诊为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