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子宫肉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误诊,为提高其术前诊断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2012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附属二院收治的子宫肉瘤患者31例,其中子宫平滑肌肉瘤4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20例,恶性苗勒管混合肉瘤7例;病理分期中Ⅰ期26例,Ⅱ期2例,Ⅲ期2例,Ⅳ期1例。相关数据经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子宫肉瘤患者发病年跨度较大,平均年龄在55岁左右。其中恶性苗勒管混合肉瘤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3.43±9.85岁,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为53.55±11.50岁,子宫平滑肌肉瘤为47.50±3.51岁;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子宫肉瘤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下腹部包块(14/31)、腹痛(9/31)、异常阴道流血(8/31)、阴道排液(6/31)。绝经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中异常阴道流血、盆腔包块、腹痛及月经异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子宫肉瘤术前诊断率为29.03%,其辅助检查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阳性率为29.03%,CT或MRI检查的阳性率为66.67%。4、术前行诊断性刮宫及阴道脱出物活检共17例(其中行诊断性刮宫15例,行阴道脱出物活检2例),其阳性率为64.71%,行术中冰冻病理12例,其阳性率为83.33%(10/12)。其中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最多为8例,阳性率为75%。5、本研究中共误诊22例,其中误诊为子宫平滑肌瘤12例,占54.55%,误诊为卵巢肿瘤及子宫内膜癌各3例,分别占13.64%,误诊为其他疾病4例,占18.18%;在合并子宫平滑肌瘤时误诊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病理类型中子宫平滑肌肉瘤共4例(12.9%),其中绝经前3例(75%);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共20例(64.5%),绝经前后患者比例相差较小;恶性苗勒管混合肉瘤共7例(22.6%),均为绝经后患者;故绝经前后患者病理类型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分期中I期占83.87%,Ⅱ期占6.45%,Ⅲ期占6.45%,Ⅳ期占3.23%;但绝经前后患者病理分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绝经后妇女是子宫肉瘤的主要发病人群。在各个组织学分类中绝经后患者的发病率均较绝经前患者高。恶性苗勒管混合肉瘤患者的年龄最大,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的年龄最小。2、目前认为下腹部包块、腹痛、异常阴道流血及阴道排液为子宫肉瘤的主要临床表现。其中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及绝经前患者主要以盆腔包块和腹痛为主,恶性苗勒管混合肉瘤和绝经后患者主要以异常阴道流血和阴道排液为主。3、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目前子宫肉瘤广泛应用的筛查方法。4、诊断性刮宫及活检是子宫肉瘤术前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方法;术中冰冻病理的阳性率较高,其对子宫肉瘤的诊断有着特殊的价值,可以用来指导手术的方式。5、子宫肉瘤早期明确诊断的难度较大,因此其误诊率较高,至少有50%误诊为子宫平滑肌瘤,且合并子宫平滑肌瘤是误诊的高危因素。6、子宫肉瘤的病理类型中,绝经前患者主要表现为子宫平滑肌肉瘤,绝经后患者主要表现为恶性苗勒管混合肉瘤,其病理分期以Ⅰ期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