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RSV亚型及混合其他病毒检出与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病情相关性研究 目的: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LRTI),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其最常见的病原,对于RSV的两个亚型及RSV混合其他病毒检出与毛细支气管炎病情相关性的研究报道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RSV不同亚型及混合其他病毒检出与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病情严重度的关系。 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3年2月RSV流行季节因毛细支气管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中心住院的患儿入院当天鼻咽抽吸物(NPA)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16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A、B)、流感病毒(IVA、B、C)、副流感病毒(PIV1-4)、腺病毒(ADV)、博卡病毒(HBoV)、鼻病毒(HRVA、C)、偏肺病毒(HMPV)和冠状病毒(CoV-229E、CoV-OC43)。采集患儿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疾病严重度评分,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从收集的4501份病例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抽取2125份病例,进行16种呼吸道病毒检测,其中有454份病例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在这454份病例中,PCR检出呼吸道常见16种病毒阳性共389份(85.7%),单一病毒检出阳性208份(53.5%),两种或两种以上病毒检出阳性181份(46.5%)。RSV检出阳性率为61.4%,其次PIV为19.6%,HRV为16.1%,IV为13.4%,HBoV为13.4%,ADV为4.2%,HMPV为3.3%以及CoV为1.3%。单一RSVA检出阳性94份(20.7%)与单一RSVB检出阳性49份(10.8%)比较,单一RSVA检出阳性忠儿更容易引起发热(P<0.001)。RSVA、B亚型在引起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指标上无显著差异:两组临床严重度评分上比较P=0.19,引起呼吸衰竭比较P=0.11,住院天数比较P=0.32。单一RSV检出阳性143份(31.4%)与RSV混合其他病毒检出阳性136份(30%)比较,在引起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指标上没有显著差异:两组临床严重度评分上P=0.61,引起呼吸衰竭比较P=0.91,住院天数比较P=0.95。 结论: RSV依然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病毒病原,不同RSV亚型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临床严重程度没有显著差异,RSV混合其他病毒检出阳性并未增加病情严重度。 第二部分 RSV病毒载量与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病情相关性研究 目的:RSV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病毒病原,有研究报道RSV病毒载量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目前国内没有研究报道RSV病毒载量动态变化与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病情严重度的关系,本研究旨在探讨RSV病毒载量动态变化与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病情的相关性。 方法:按照纳入标准严格纳入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2013年9月-2014年1月两个RSV流行季节里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中心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纳入标准:既往健康,年龄小于2岁,发病96小时内入院,除外有吼喘史,已知慢性肺心疾病及免疫缺陷疾病及发病前两周内接受过抗病毒和免疫抑制剂,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每位患儿均收集入院当天,第三天,第五天及第七天NPA标本,并对其相应病程进行临床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应用PCR方法检测16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检测RSV阳性标本在患儿不同时间点的病毒载量。 结果:共有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纳入研究,其中40例为RSV检出阳性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31例为RSVB,9例为RSVA),6例为其他呼吸道病毒检出阳性,14例患儿未检测出病毒。患儿年龄中位数为4月(1-11月),住院天数中位数为7天(5-15天)。RSV病毒载量和毛细支气管炎病情严重度具有相关性(r2=0.121, P<0.0001)。RSV病毒载量随时间点变化而降低,第一天RSV病毒载量均值显著高于第五天和第七天。RSV平均病毒载量重度组高于中度组及轻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随着时间点变化,RSV病毒载量和临床评分也在变化,临床评分随着病程的推移出现与RSV病毒载量一致的下降。 结论:RSV病毒载量在患儿入院当天达到高峰,RSV病毒载量和毛细支气管炎病情严重度具有相关性,RSV病毒载量越高,病情越重,住院天数及病程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