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妇女之裙可分为制度中的裙和日常生活中的裙。本文的研究重点是生活中的裙,并且只是研究晚清裙演变过程的完整性,因此演变仅仅延伸到民国初年。制度中的裙即朝裙,根据季节又分为冬朝裙和夏朝裙。日常生活中的裙有马面裙、百褶裙、鱼鳞裙、凤尾裙等名目。其中马面裙是其典型,其他形制的裙子都是围绕这一种类型的裙子而略有变化。虽然文献中记载“马尾”一词在明代就有提出,但是当时的“马尾裙”是否在形制上和后来清代的马面裙有着传承的关系,仍然不能确定。从图像资料上比较来看,清代马面裙倒是与明代的拽撒有相似之处。百褶裙作为马面裙的一个变化款式,其出现的时间比较早,在清初的文献中就有记载,并且一直流行到清代末期。应用的场合也非常多。由于褶裥越多越宜于行走,因此清代的百褶裙重视褶裥的数量,并且以褶裥的数量和做工来作为裙子质量判断的标准。但是这种情况到了清代中后期就有所变化,出现了两侧有24个褶裥的玉裙。此外鱼鳞裙和百褶裙是相同的形制。在文献的查阅中还发现根据裙子结构的不同,可以将晚清民初时期的裙子划分为朝裙、马面裙、百褶裙、裥干裙、凤尾裙、凤尾马面裙和套穿之裙等类型。其中朝裙分为下裳类朝裙和上衣下裳类朝裙两种类型。其他日常生活中的裙,马面裙是基本型,由马面裙分为百褶裙和裥干裙,裥干裙是变化型。凤尾裙是附属型,凤尾马面裙是复合犁。晚清民初时期裙子的装饰手法也发生了改变。裙门图案由适合纹样变化为单独纹样,最后直到消失。裙幅图案也经历了由多到少、由紧密到稀松、由精细到简单的过程。清末民初裙子上的刺绣种类归为:三蓝绣、盘金绣、打籽绣、钉线绣、十字绣、琐绣等,其中不乏两种或多种绣法相结合的实例。在这期间,裙子的刺绣技法和种类也由多变少,刺绣的工艺由精致复杂变得简单,直到最终消失。裙子的缘饰由多条变为单条,由传统的滚边、镶边发展到机器缝制的贴边。裙子的结构也发生了改变。马面裙经历了由两片变为一片的过程,最终合为一片。在此期间,马面裙的裙腰也由两片合为一片,最终消失。侧裥由多变少直到消失。侧缝缝合。围系之裙最终演化为套穿之裙。晚清民初期间裙子的面料由传统的丝绸和棉等多种面料,逐渐转化为易于生产的绸等加入现代工艺的面料。裙子的颜色也由原来的丰富艳丽变得素雅单一。在穿着方式上,朝裙不能单独穿着,必须与朝褂和朝袍相搭配。朝裙的穿着方式的演变是剧烈的,从清初到清末其形制并无多大改变,但是从辛亥革命之后就消失不见了。日常生活中的裙在晚清时期与长褂、裤子同穿。其中,裤子穿在裙子里面,长度略长于裙,裙裤同穿时会露出肥大的裤脚。在民初,这种情况就发生了改变,与裙子相搭配的袄褂变短,袖子的长度也由原来的手腕处向上提升到小臂。裙子里面不穿长裤,而穿短裤和丝袜。裙子的下摆向上提升到小腿,露出袜子和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