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过程是教、学、评的有机组合。教学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部分。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而质性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新倡导,其理论已受到教育界广泛认同,但在实践中质性评价理念还没有真正体现在教师的行为中。纵观现代教育评价理念的发展过程,比较国内外教学评价发展的现状,不难发现质性评价在理论基础、评价过程、评价方法、评价的激励作用等方面都不同于量化评价及其他形式的评价。在我国课堂教学评价中,石家庄大多数学校对质性评价的认识与实践还是相对滞后的。考虑到我国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在具体实施质性评价策略的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考虑每种策略的特点和其适用的条件,因此质性评价的实施对于教师而言似乎增大了工作负担,仍未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简单体系。研究将部分质性评价策略,例如:课堂观察记录、成长记录袋评价等,应用到实际的物理教学中,通过实践去研究应用这些质性评价策略对学生的物理知识的掌握、物理学习兴趣有什么样的影响、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这些策略在教学中应用的可操作性、存在的弊端等。在研究中以师生调查问卷和物理阶段性测试的成绩作为衡量工具,检验不同形式的质性评价策略的优、缺点,为有效实施质性评价而采取何种具体策略提供研究案例。研究结果显示:(1)如果教师能够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有效实施质性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2)课堂观察记录反馈及时,但牵扯教师课上对教学其他方面的精力。(3)成长记录袋全面评价学生的认知发展趋向,使学生感受自我的成长与进步,但材料的收集、项目的设计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