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氢化、氯化、磺化、尾气吸收等诸多的化工过程中,气液流动、混合与传质是一种重要的生产方式。喷射器以其设计紧凑、制造简单,成本低廉、操作可靠,尤其是具有比传统静态混合器更强的混合效果和更高的传质系数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多相混合(反应)器。对于喷射器内的气液流动和混合虽有不少研究,但是由于喷射器结构、研究方法、气液流动方式的不同,所得结论也各不相同,因而适用范围也不同,而且,较为系统的研究也很少见。因此本文采用先进的粒子成像测速PIV技术、激光诱导荧光PLIF法、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CFD与群平衡方程耦合、以及化学实验法等研究手段,从气液两相流的首要问题-流型及其控制因素入手,首次较为系统的探讨了操作条件和喷射器几何结构对上喷式喷射器内气液两相的流动和混合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流体力学相似理论,分析喷射混合器设计和放大原则,从而为喷射混合器的理论发展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1)对水-空气和水-二氧化碳两种体系下的气液流型进行考察时,由于两种气体密度相差不大,由密度差所带的雷诺数也相差不大,因而对喷射器内的流型影响不大;而有无旋流器对流型有较大的影响。无旋流器时,在喷射器下部可形成喷射流,而加入旋流器后,气液两相在卷吸室内即开始接触和混合,液体射流不复存在,主要形成泡状流。(2)在无旋流器时,孔口雷诺数,混合段处气体雷诺数和气液比对喷射器内气液流型有较大影响:当孔口雷诺数在2.36×10~4-1.27×10~5范围内,气液比约小于等于0.2时,喷射器下部气液流型为泡状流,大于0.2时为喷射流。当喷射器内形成喷射流时,液体射流长度与孔口雷诺数、混合段入口处的气体雷诺数以及气液比有关:在相同的孔口雷诺数下,液体射流随着气体雷诺数和气液比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直至稳定在一定的长度。不同孔口雷诺数下的最大液体射流长度也是不同的。随着孔口雷诺数的增大,其对应的最大液体射流长度先增后减。当孔口雷诺数为5.84×10~4时最大。不同的孔口雷诺数下其最终稳定的长度也是不同的,该值随着孔口雷诺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当液体射流瓦解后,气液两相可形成三种基本流型:泡状流、雾状流和块状流。当气体雷诺数ReG<5.0×10~2时,射流瓦解后喷射器扩散段内主要为泡状流,当ReG >4.5×10~3时,扩散段内主要为块状流,当气体雷诺数在5.0×10~2~4.5×10~3时,沿轴向流动方向依次为喷射流、雾状流和泡状流。因此喷射器内可以同时存在多种流型,也可以只有一种流型。(3)当有无旋流器喷射器内都形成泡状流时,气液混合效果最好。流场测试显示在无旋流器时,气泡矢量方向略显出旋转趋势,但大部分因为平均化而基本上平行于中心轴线或者壁面。当加入旋流器后,气泡时均化后的流场显示气泡上升运动的旋转程度增大了。(4)孔口雷诺数、气体雷诺数(混合段入口处,无旋流器时)和混合物雷诺数(有旋流器时)以及气液比影响着泡状流中气泡的具体分布:无旋流器时,气体倾向于在液体中分散成均匀的气泡。当孔口雷诺数相同时,随着气体雷诺数的增大气泡尺寸增大;当气体雷诺数相同时,随着孔口雷诺数的增大,气泡尺寸变小。有旋流器时,气泡分布与无旋流器时差异较大。气泡在中心轴线及两侧形成不对称的“气泡链”。当孔口雷诺数相同,而混合物雷诺数因气体流量增大而增大时,“气泡链”变粗。当气体流量不变时,孔口雷诺数和混合物雷诺数增大时,“气泡链”变细。(5)相同操作条件下,在低的气体流量下,无旋流器时的比表面积比有旋流器时大很多;当气体流量不断增大时,两者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通过将群平衡方程与CFD模型耦合,对简化了的喷射器内气泡分布进行模拟,得出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在分布趋势上比较一致,但模拟值比实验值要高。(6)利用化学实验方法,以NaOH和二氧化碳反应系统为基础,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喷射器内快速反应的效率对气液两相混合进一步讨论和分析,并对上述结论进行佐证,结果发现两者基本一致。无旋流器下,在孔口雷诺数一定时,随着气液比的增大,气液混合效果减小;不同孔口雷诺数下,当气液比相同时,较大孔口雷诺数下的气液混合效果较好。有旋流器时,当孔口雷诺数相同时,随着气液比的增大,气液混合效果增大;相同气液比下,孔口雷诺数较大时气液混合效果也较好。气液比较小时,各孔口雷诺数无旋流器时气液混合效果优于有旋流器的情况。随着气液比逐渐增大,有无旋流器时气液混合效果差异逐渐减小,直到在气液比约为1.4时,有旋流器下气液混合效果略优于无旋流器的情况。(7)从CO2体积浓度与NaOH转化率的关系来看,无论有无旋流器,在喷射器内对反应转化率和混合起主要作用的是流型而非反应物浓度。(8)利用CFD模型模拟了不同的喷射器结构:扩散角度、混合段长度、喉嘴距离、喉嘴面积比、两相进口面积比和操作参数即喷嘴速度对喷射器流动性能喷射系数、空气卷吸率、压力降的影响,结果发现:固定喷射器其他结构参数而仅改变扩散角度时,当扩散角度增大,喷射器内的压力降先增大后减小,而空气卷吸率和喷射系数随扩散角度增大而增大。在本章模拟范围内压力降最大值对应的扩散角度为3o;仅改变混合段长度时,随着混合段长度增加,即混合段长径比增大,喷射器压力降先增大后减小,约在长径比为3.0左右有一最大压力降。空气卷吸率和喷射系数随着混合段增长而减小;当喉嘴距离增大时,喷射器的压力降先增大后减小,约在喉嘴距离与喷嘴直径比为3左右时获得最大压力降。空气卷吸率和喷射系数也随着喉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最大压力降时空气卷吸率也最大;喉嘴面积比增大时,喷射器的压力降减小,面积比减小到2.0左右,压力降改变很小。随着面积比的增大,空气卷吸率和喷射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当面积比约为3.0时,空气卷吸率最大;改变气相进口直径来改变两相进口面积比时,随着面积比的增大,压力降增大,空气卷吸率和喷射系数也增大;保持喷射器几何参数不变,改变操作条件即喷嘴速度时,随着喷嘴速度的增大,喷射器内压力降增大,空气卷吸率随喷嘴速度增大呈显著线性增加趋势,而喷射系数先增大后减小。(9)利用相似原理和CFD模拟为气液喷射器的放大规则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得出了力学相似和单值相似的几个准则数:面积比、流量比、雷诺数、欧拉数。CFD模拟结果显示若满足运动相似,就可认为几何相似的喷射器内气液流动和混合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