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肌梗死(myocaridal infarction,MI),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多发疾病之一,是人类生命的一大杀手。虽然目前已有许多救治措施,使其急性期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是,如何进一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幸存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仍然是个大问题。早年人们发现,室性早搏(ventricular premature complex,VPC)是心肌梗死后幸存患者猝死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人们认为对心肌梗死后患者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或许能改善其长期生存率。但80年代进行的CAST临床试验,却令人深感沮丧地发现,对VPC具有良好临床疗效的恩卡尼和氟卡尼非但没有改善MI患者的长期预后,反而明显增加患者的死亡率。所以时至今日,对改善MI的预后依然没有有效的药物干预手段。所以我们有必要继续寻找决定MI预后的重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找出防治的新策略,尽快使改善MI患者的预后成为可能。 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arterial baroreceptor reflex,ABR)功能,是心血管系统活动最重要的自身调节机制。近年来研究发现,ABR功能异常参与多种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对ABR功能的研究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1988年,La Rovere及Schwartzs实验组分别在病人及犬模型上得到了ABR功能较低的病人(犬)心肌梗死后易发生心性死亡。由此我们想到,改善ABR功能有望成为改善MI预后的一个新靶点。本课题主要对ABR功能决定MI预后的机制进行探讨,以找到新的改善ABR功能的药物靶点,进一步研究改善ABR功能能否提高MI的长期生存率。 第一部分在大鼠MI模型上验证“ABR功能可以决定MI大鼠预后”。SAD-AMI模型中,LAD结扎4小时内大鼠死亡率SAD+AMI组明显高于AMI组(34.5% vs 15.4%);SAD-CMI模型中,LAD结扎后24小时内死亡率SAD+CMI组显著高于CMI组(52% vs 41.3%)。47只大鼠LAD结扎造成MI模型,观察其自然生存时间。结果发现,BRS-L组(BRS<0.35ms/mmHg)大鼠MI6个月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