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教师文化的研究,以往的研究者大多以“课堂”为切入点,却忽视了教师日常生活的另一个关键场域——教师办公室。按照欧文·戈夫曼的“戏剧理论”,教师办公室既不完全属于教师的“前台”,也不完全属于教师的“后台”,它具有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双重属性。因此,本研究旨在探析办公室场域中的教师文化,具体研究教师在办公室里所呈现出来的一些隐形的,不被他者和教师自己轻易发现的各种价值观、精神面貌和外在言行等文化,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从整体上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了解教师的日常生活世界,进而对办公室场域中的教师文化进行研究,主要以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从横向上对教师群体文化进行深描;以生活史的研究方法从纵向上对教师个体文化进行深挖。为了深入了解教师文化所处的实然状态,本研究重点选取了广西桂林市X中学,研究者长期“驻扎”于语文教师办公室,“活动”于该校其他类型的办公室,主要通过观察、访谈和实物收集等方式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地调研。 本研究以教师办公室为场域,以日常生活理论为基础,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落脚点。首先,通过描述教师办公室的类型、设置和功能,呈现一线教师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样式,揭示教师办公室是教师文化发展的场域。其次,以教师身体为载体,透视教师群体文化的共性,分析教师身体外显的符号文化(服饰、话语、体态)、身体承载的生理文化(健康、孕育),以及教师身体内隐的精神文化(教师角色、教育信念、教学机智)。再次,以A教师为个案,分析其在教师办公室的成长历程,解读教师个体文化的独特性,以及个体文化与群体文化二者之间不可割裂的关系。最后,从生态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多元视角解读教师办公室场域中的教育意蕴,反思教师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针对教师在办公室里存在的矛盾与冲突,探析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路径:教师个体文化的发展从“自在”走向“自为”,教师群体文化的创生从“分离”到“和谐”,学校教育文化的变革从“约束”转变为“引导”。 本研究为我国教师文化发展提供新的切入点和研究视角,弥补教师办公室场域中教师文化研究的空缺。首先关注“人”的成长,最后落脚于“师”的发展,目的在于唤醒教师个体的生命价值和职业群体的文化价值,寻求教育制度下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促使教师个体由外在规定的“自在文化”走向内心自发的“自为文化”,促使教师群体走向文化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