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的“秘密”——一项关于X中学教师文化的质性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enmeme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教师文化的研究,以往的研究者大多以“课堂”为切入点,却忽视了教师日常生活的另一个关键场域——教师办公室。按照欧文·戈夫曼的“戏剧理论”,教师办公室既不完全属于教师的“前台”,也不完全属于教师的“后台”,它具有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双重属性。因此,本研究旨在探析办公室场域中的教师文化,具体研究教师在办公室里所呈现出来的一些隐形的,不被他者和教师自己轻易发现的各种价值观、精神面貌和外在言行等文化,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从整体上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了解教师的日常生活世界,进而对办公室场域中的教师文化进行研究,主要以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从横向上对教师群体文化进行深描;以生活史的研究方法从纵向上对教师个体文化进行深挖。为了深入了解教师文化所处的实然状态,本研究重点选取了广西桂林市X中学,研究者长期“驻扎”于语文教师办公室,“活动”于该校其他类型的办公室,主要通过观察、访谈和实物收集等方式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地调研。  本研究以教师办公室为场域,以日常生活理论为基础,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落脚点。首先,通过描述教师办公室的类型、设置和功能,呈现一线教师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样式,揭示教师办公室是教师文化发展的场域。其次,以教师身体为载体,透视教师群体文化的共性,分析教师身体外显的符号文化(服饰、话语、体态)、身体承载的生理文化(健康、孕育),以及教师身体内隐的精神文化(教师角色、教育信念、教学机智)。再次,以A教师为个案,分析其在教师办公室的成长历程,解读教师个体文化的独特性,以及个体文化与群体文化二者之间不可割裂的关系。最后,从生态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多元视角解读教师办公室场域中的教育意蕴,反思教师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针对教师在办公室里存在的矛盾与冲突,探析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路径:教师个体文化的发展从“自在”走向“自为”,教师群体文化的创生从“分离”到“和谐”,学校教育文化的变革从“约束”转变为“引导”。  本研究为我国教师文化发展提供新的切入点和研究视角,弥补教师办公室场域中教师文化研究的空缺。首先关注“人”的成长,最后落脚于“师”的发展,目的在于唤醒教师个体的生命价值和职业群体的文化价值,寻求教育制度下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促使教师个体由外在规定的“自在文化”走向内心自发的“自为文化”,促使教师群体走向文化自觉。
其他文献
休闲旅游文化是引导休闲旅游健康文明发展的精神力量,能够以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约束旅游参与者的行为,提高旅游参与者的精神文明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如何构建符合经济发展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异化概念脱胎于马克思早期的劳动异化理论,是马克思分析社会生产力与社会分工的发展过程中,用来阐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劳动力被异己力量所支配的现象
互联网已成为广大的高校大学生表达自我、宣泄情感最主要的平台之一。想要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并更好的引导大学生发展,进行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尝试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课程是跨机械工程、材料工程、控制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一级学科的通开课程,涉及学生面很广,课程内容设计要考虑学习内容的基础性,又要顾及专
新闻宣传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关乎人心向背的国家大事,是统治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占领高地和构筑社会共同意识的重要途径。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了新闻工作的重要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首次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3日至25日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确诊的106例COVID-19患者的首次胸部HRCT图像
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不仅是从教学质量,还是从教学规模上,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各行业技术型、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对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