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更新方式对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残体碳和木质素的影响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heng2008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土壤碳库约占陆地土壤碳库的73%,其碳储量远超大气和植被碳库,土壤有机碳组成微小的变化将改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而对全球气候变暖带来深远的影响。但是长期以来缺乏有效分离植物和微生物来源碳的方法,对土壤有机碳组分认识还不够深入。近几十年来,伴随着南方山地综合开发和商品林基地建设,大面积天然常绿阔叶林在炼山或皆伐后转换为人工林、次生林等,不同森林更新方式已经给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养分循环、生产力、土壤碳储量等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关于不同更新方式下微生物残体碳和木质素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还不明确。为此,本研究依托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站-三明陈大林业国有林场,选择米槠天然林(NF),以及由天然林转化而来的阔叶林(米槠次生林SF、米槠人促林AR)和针叶林(马尾松人工林PM、杉木人工林CF)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在2017年4月份分别采集0-10 cm和10-20 cm土壤样品,分别采用氨基糖和木质素酚类两种分子标志物表征土壤微生物残体碳和植物木质素组分,并结合凋落物、细根、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土壤理化性质等变化情况,旨在从植物和微生物来源碳的变化角度,探究不同森林更新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组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天然林经不同更新方式转换成其他林分后,0-10 cm土层土壤氨基糖总量(TAS)和各种氨基糖(氨基葡萄糖Glu N、氨基半乳糖Gal N和胞壁酸Mur A)呈下降趋势,其中天然林显著高于次生林(P<0.05),次生林显著高于米槠人促林、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P<0.05),并且10-20 cm土层土壤变化趋势与0-10 cm保持一致,此外土壤各类氨基糖与MBC、凋落物和细根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天然林和次生林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而森林更新通过改变凋落物输入量影响土壤微生物过程,降低土壤微生物残体碳的含量,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累积。森林更新后,0-10 cm土层土壤氨基葡萄糖与胞壁酸的比值(Glu N/Mur A)的比值呈下降趋势,其中天然林(14.72)和米槠次生林(15.33)显著高于米槠人促林(11.36)、马尾松(12.61)和杉木人工林(11.21),说明在天然林和次生林中真菌残体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显著高于米槠人促林、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2)天然林经不同更新方式转换成其他林分后,木质素总量(VSC)和各种木质素酚类单体(S类即:丁香基酚类,包括丁香醛、丁香酮和丁香酸;V类:香草基酚类,包括香草醛、香草酮和香草酸以及C类:肉桂基酚类,包括对香豆酸和阿魏酸)呈显著下降,其中木质素总量天然林显著高于次生林(P<0.05),次生林显著高于人促林、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P<0.05),并且10-20 cm土层土壤变化趋势与0-10 cm保持一致,并且各类木质素酚类与MBC、凋落物和细根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天然林和次生林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而森林更新改变凋落物和细根输入量,降低了土壤木质素的含量,不利于有机碳的累积。在0-10 cm土层土壤中,天然林、次生林、人促林的S/V值分别为0.39、0.57和0.5,显著高于杉木(0.09)和马尾松(0.11),并且在0-10 cm土层土壤中,天然林、次生林、人促林C/V值亦显著高于杉木和马尾松,说明森林更新过程中,植被类型改变土壤木质素的来源,且被子植物来源木质素已经完全被裸子植物所代替,进一步表明土壤有机碳累积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在0-10 cm土层土壤中,天然林、次生林、人促林的V类单体的酸醛比(Ad/Al)V显著高于杉木和马尾松;天然林的S类单体的酸醛比(Ad/Al)S值亦显著高于次生林、人促林、杉木和马尾松,说明在天然林中木质素的分解速度更快。(3)森林更新后,真菌碳和细菌碳与土壤有机碳的比值均呈上升趋势,真菌碳与土壤有机碳的比值在16.93%29.58%,细菌碳与土壤有机碳的比值在8.89%20.25%。土壤微生物残体碳和木质素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均为天然林<米槠次生林<米槠人促林<杉木林<马尾松,微生物残体碳与土壤有机碳的比值在31.98%45.2%,总木质素与土壤有机碳的比值在7.72 mg.g-116.32 mg.g-1。森林更新后,土壤微生物残体碳和木质素对土壤有机碳贡献均呈升高的趋势,说明森林更新后土壤活性有机碳降低速率大于微生物残体碳和木质素,并且微生物残体碳和木质素的稳定性高,有利于维持土壤有机碳的封存。(4)SOC、DOC、Clay和pH均对土壤氨基糖有影响,是土壤中氨基糖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且SOC、DOC和Clay与土壤氨基糖呈正相关,说明底物供应对微生物活性有显著影响,有助于提高氨基糖在土壤中的积累,黏粒的吸附作用提高土壤对氨基糖的物理保护程度,而pH与土壤氨基糖含量呈负相关,这主要是土壤pH会影响微生物生物量和活性,进而影响土壤氨基糖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5)SOC、Mineral N、pH、Moisture、C/N和TN均对土壤木质素有影响,是土壤木质素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SOC、Mineral N、C/N和TN与土壤木质素呈正相关,说明底物供应对微生物活性有显著影响,使微生物分泌更多的酶,从而提高土壤中木质素降解。土壤pH和Moisture会影响微生物的生存环境,进而影响到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微生物活性,从而影响微生物对木质素的降解程度。
其他文献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四个车轮驱动力矩单独控制,运动状态相互独立,相对于传统汽车具有更多的可控自由度。本文基于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研究四轮转向对车辆稳定性的影响,构建了
本论文选用羟基单取代的2-萘甲酸,即3-羟基-2-萘甲酸3-Hydroxy-2-naphthoic acid(3-HNA)、6-羟基-2-萘甲酸6-Hydroxy-2-naphthoic acid(6-HNA)和1,4-双(苯氧基甲基-2-萘甲酸)苯1,4-Bis(phenoxymethyl-2-naphthoic acid)benzene(1,4-BPNA)作为羧酸配体,以系列双咪唑,双苯并咪唑
激光+脉冲 GMAW(Pulsed Gas Metal Arc Welding,GMAW-P)复合热源焊作为一种优质、高效焊接技术,综合了激光焊与GMAW-P工艺的各自优势,具有“1+1>2”的能量协同效应,呈现出很大的工业应用潜力。相对于单种焊接方法,小电流脉冲GMA(Pulsed Gas Metal Arc)辅助大功率固体激光焊接工艺既可以充分发挥激光焊接的优势,又可以弥补激光焊接装配精
《漢語大字典》(以下簡稱《大字典》)是我國最具權威性的現代語文字典之一,為今人閲讀文獻和相關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然而,由於編纂工程浩大,卷帙繁多,加上客觀條件的限制,
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OCPs)是一类由人工合成的有机氯杀虫剂,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曾广泛应用于害虫防治和农业优质增产。OCPs容易在生物体内富集,对人类具有“三致”效应。随着《斯德哥尔摩国际公约》的推行及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许多有机氯农药生产企业随之关闭或进行搬迁,遗留了大批有机氯污染场地,这些污染场地正面临二次开发等现状,亟需
橡胶沥青具有良好的低温性能,因此其在寒冷地区路面中被广泛使用。但是,橡胶沥青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发生老化。老化使得沥青路面出现坑槽、松散等病害,也会使橡胶沥青路面的
中国传统肉制品种类很多,酱卤肉制品是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之一,其中老汤对产品的滋味贡献度最高。老汤中能够呈现鲜味味觉的物质主要有肉类降解到老汤中的氨基酸、核苷酸等滋味物质成分,根据呈味特征可将氨基酸分为苦、甜、鲜和涩四味。为综合评价老汤中的呈味氨基酸,本研究首先以扒鸡煮制老汤为试验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老汤中的整体呈味氨基酸进行检测分析。同时,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N,N`-二苯基硫脲(DPT
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手性现象的踪影,特别是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其中在生命科学领域,手性药物更是随处可见。而自然界中存在的手性物质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了。因此有大批科研工作者投身于手性物质合成的研究中。不对称还原是合成手性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该方法常常会用到手性催化剂。常用的非均相手性催化剂大致可分为两类,即金属-诱导剂复合催化剂和金属配合物催化剂。无论是哪一类非均相手性催化剂,用到的中心元素大
滚动轴承是旋转机械设备中使用最广泛且最易损坏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其运行状态与设备的整体工作性能息息相关,对滚动轴承性能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准确判断其性能衰退阶段,既能有
依靠性能优于被动悬架和成本低于主动悬架的优势,半主动悬架逐渐成为悬架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天棚阻尼控制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通过动态调节阻尼可以使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