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北方沿海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的兴起和养殖规模的日益扩大,在刺参越冬保苗和养成阶段普遍发生腐皮综合症疾病,导致极高死亡率和严重经济损失。该病主要症状表现为:肿嘴、摇头、排脏、身体萎缩、体表溃烂,解体死亡;其传染性强、发病快、流行性广,严重制约了刺参的健康养殖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关于养殖刺参病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以及组织病理学等,而疾病的发生机理特别是疾病发生的环境微生态学特征则未曾见到报道。为了掌握刺参腐皮综合症发生早期水体的水质状况、揭示发病早期病原菌与养殖环境中异养菌区系间的关系,阐明刺参腐皮综合症发生的根源,本文在对青岛周边不同地区三处刺参养殖场进行长期监测跟踪的基础上,首次报道了养殖刺参在低温养殖期间以及渡夏期间刺参腐皮综合症发生早期养殖水体水质、池塘中细菌数量与分布特征以及池塘水体、底泥、刺参肠道中优势菌与刺参病灶组织优势菌之间的相关性,并对该病原进行了鉴定。2006年1月~5月刺参低温养殖期间,在青岛周边不同地区三处刺参养殖场刺参腐皮综合症发生的早期,对正常及发病池塘的水质、池塘中异养菌总数和弧菌总数的数量与分布以及刺参肠道中异养菌总数和弧菌总数进行了研究。同时,比较分析了发病早期发病池塘水体、表层底泥、刺参肠道中优势菌与刺参病灶组织优势菌之间的相关性。此外,对刺参病灶组织分离的优势菌060102A、060330B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为刺参腐皮综合症的致病原并进行了分类鉴定。水质监测内容包括:温度(T)、盐度(S)、pH、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4+-N)和亚硝酸氮(NO2--N)。结果表明:发病池塘水体水温和溶氧形成分层,底层水体逐渐恶化;底层水体异养菌总数和弧菌总数普遍高于表层,但整个池水细菌数量相对较低;池塘表层底泥与刺参肠道中异养菌总数较大,弧菌总数较低,其优势菌落与刺参病灶组织分离的优势菌具有一致性,与水体中优势菌相关不大。通过形态学观察、API半自动化鉴定、常规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等表明,060102A为假交替单胞菌属细(Pseudoalteromonas sp.);060330B具有假单胞菌属的特征,其表型特征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相似,亲缘关系与恶臭假单胞菌最近,相似率达到99.5%。菌株060330B被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并视为养殖刺参腐皮综合症的致病原之一。通过对多起不同来源患病刺参的调查研究表明,使用年限长、淤泥层厚呈黑色并伴有异味的养殖池塘在该时期容易导致刺参腐皮综合症的发生,刺参腐皮综合症的发生与池塘水体分层引起的水质恶化和底泥中病原菌数量密切相关。2006年7月~10月养殖刺参渡夏期间,在青岛周边不同地区三处刺参养殖场刺参腐皮综合症发生的早期,对发病池塘的水质、池塘中异养菌总数和弧菌总数的数量与分布以及刺参肠道中的异养菌总数和弧菌总数进行了研究。同时,比较分析了发病早期池塘水体、表层底泥、刺参肠道中优势菌与刺参病灶组织优势菌之间的相关性。此外,对刺参病灶组织分离的优势菌060904E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为刺参腐皮综合症的致病原并进行了分类鉴定。水质监测内容包括:温度(T)、盐度(S)、pH、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4+-N)和亚硝酸氮(NO2--N)。结果表明:整个养殖池塘水体出现了不同程度恶化,水体中异养菌总数与弧菌总数平均分别达到3.3×104cfu/mL、2.0×104cfu/mL,水层差异不大;池塘表层底泥中异养菌总数和弧菌总数平均分别为5.9×106cfu/g、1.4×106cfu/g,弧菌数量处于较高水平;刺参肠道中异养菌总数和弧菌总数平均分别为5.8×106cfu/g、1.9×106cfu/g,弧菌数量也处于较高水平;池塘水体、底泥以及刺参肠道中分离出的优势菌与刺参病灶组织分离的优势菌具有一致性。细菌鉴定结果表明菌株060904E为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哈维氏弧菌被视为渡夏期间养殖刺参腐皮综合症的致病原。刺参腐皮综合症的发生与养殖池塘的水质恶化和池塘水体和底泥中致病性弧菌数量密切相关。本文研究表明,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和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是青岛地区养殖刺参腐皮综合症的重要致病原,这为丰富养殖刺参的病原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本文揭示了池塘养殖条件下,刺参腐皮综合症的发生与池塘水体的恶化及底泥中病原菌数量密切相关,对刺参养殖中的健康管理、提高养殖工艺和加强疾病防治提供了指导依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