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丽莎白·巴雷特·布朗宁(1806-1861),又名布朗宁夫人,是英国维多利亚诗歌史上著名的女诗人。她的代表作《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世代广为流传,匠心独运,优美动人,感染力强。她的部分十四行诗甚至可媲美莎士比亚。国内外的研究主要从布朗宁夫人以及罗伯特·布朗宁的爱情故事入手。而对于其十四行诗文本本身的美学研究仍有待进一步详细探究分析。所有好诗均有一些共同的美学特点。本论文从音乐美、意象美、结构美三个层面对布朗宁夫人爱情诗歌进行了美学解读。论文共分三大部分:绪论,主体和结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布朗宁夫人及其爱情诗歌,概述了国内外学者对《葡萄牙十四行诗》所做的研究分析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即李泽厚的美学理论。主体部分包含三部分:诗歌的音乐美、意象美、及结构美。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布朗宁夫人爱情诗歌的音乐美。音乐性是诗歌的显著特征。音韵格律代表了诗歌的音乐性。通过对音韵格律的规律性及变化性研究可欣赏其音乐美。第二章主要讨论了意象的张力美。诗歌之美在于其利用不同意象表达诗人情感及经历。诗歌通常不直接描述事物而着力于抽象概念及情感表达。新鲜奇特的意象使诗歌优美隽永。本章主要用隐喻及复沓两种修辞手法展现诗歌意象的张力美。第三章重点研究结构美。几乎每首诗歌及整部诗集都体现了起承转合的结构美。外加句子的结构美更加凸显整部诗集的统一和谐之美。整篇论文运用李泽厚的美学理论,通过对布朗宁夫人诗歌内容及形式美进行了深入探究。整个研究能充分展现其爱情诗歌之美,并得以引导人们学会多维度欣赏其其它爱情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