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H550改性Al/POM网络互穿复合材料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与实验研究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ied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互穿结构复合材料是近年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该复合材料的各相具有独立的三维空间连续网络结构,能保留每一种组成相自身的特性,在此基础上能制备出具有更多功能的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可以由基体、增强体决定外,还受到基体相与增强体之间界面结合情况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运用成熟的注塑工艺制备出了铝∕聚甲醛三维互穿复合材料,并在探明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机理的基础上界面进行了优化设计,可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进行有效调控。研究结果对于铝/聚甲醛网络互穿复合材料的界面与性能的研究以及该新型材料的后续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基础。本文以铝和聚甲醛为主要原料,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制备了铝∕聚甲醛三维互穿复合材料,研究了铝表面经偶联剂KH550处理后对Al表面的改性机理、KH550与聚甲醛的结合情况、以及KH550处理对铝∕聚甲醛三维互穿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原子、电子尺度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探讨了KH550对Al表面的改性机理,以及Al与POM的微观界面结合行为,期望能构建起包含界面结合强度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在内的相关模型。同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了改性后铝表面的结构变化以及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情况。系统研究了经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及规律。为探明Al/POM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行为,首先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Al晶体的基本物性;由于纯Al在大气环境下容易与空气中的H2O和O2发生反应,因此,进一步研究了H2O和O2在Al表面的吸附与解离机理,结果表明:H2O稳定吸附在Al(111)表面的top位,但O2在Al(111)表面吸附时会发生自动解离,且解离后的O原子稳定吸附在Al(111)表面的fcc位;此外,H2O的解离行为在预吸附了O原子的表面更容易进行,也更容易在其表面形成羟基。在明确Al基本物性及H2O、O2分子与Al表面反应机制基础上,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进一步考察了铝/聚甲醛复合材料界面的微观结合机理,研究表明:铝表面因为有了羟基,使硅醇在其表面经历由物理吸附转变为化学吸附的过程,硅醇与Al表面的界面结合强度得到有效提高;通过分析体系的电子结构,获得在Al表面羟基改善硅醇的主要原因,是羟基与硅醇中的O(s)(p)轨道电子相互作用的结果;而POM与硅醇的结合是由于硅烷偶联剂的存在,使金属基体润湿性变好,使熔融状态的聚合物POM自动在铝表面充分展开,从而实现界面的有效结合。基于力学性能、FT-IR实验检测结果,分析了界面结合状态对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很好地解释了界面强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界面结合情况与金属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内在联系。本文研究结果将为金属∕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界面设计及性能优化提供重要指导。
其他文献
期刊
SiOC基陶瓷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非晶陶瓷,具有低成本,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及抗氧化性,与轻质的碳纤维骨架形成的复合材料可以克服传统陶瓷材料脆性大、韧性差、抗损伤能力低等缺点,可
牙髓病、根尖周病、牙髓坏死等是导致牙齿早失的主要原因。根管治疗是保存患牙,避免其早失的一种有效方法。根管治疗的成败与根管充填时所采用的材料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在本
在整个锂离子电池体系中,正极材料的性能至关重要。随着锂离子动力电池成为具有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一类动力源,价廉高能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开发应用是锂离子电池发展的
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是指在光作用下可以诱发光氧化-还原反应的一类材料,能在紫外光或者可见光照射下降解各类有机污染物、杀灭细菌和分解水产氢和产氧。其中钒酸铋是性能优异、
本文依据室内空气流动的特点,合理的布置边界和初始条件。分别选择层流或湍流、定常或非定常模型,对密闭和通风两种状态的房间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比对结果,得出室内空气的流动属
在现有的高性能钢中添加微合金化元素,进而控制钢中夹杂物和碳(氮)化物的析出,进一步提高其机械性能是一种高效的方法。为了把相变强化、微合金强化和析出物、夹杂物控制应用于
本文分别利用BZY-1型全自动表面张力仪和NDJ-5S型旋转粘度计测定了DMA2P(1-二甲基氨基-2-丙醇)-离子液体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和粘度。对于DMA2P-离子液体水溶液的实验测定,温度设定的范围为303.2K-323.2K,DMA2P和四甲基铵甘氨酸盐[N_(1111)][Gly]、1-丁基-3-甲基咪唑赖氨酸盐[Bmim][Lys]、1-丁基-3-甲基咪唑甘氨酸盐[Bmim][Gly]三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