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沙门菌鞭毛蛋白的H7N9亚型禽流感亚单位疫苗构建及其免疫应答特性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3年3月,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在我国传播,其高感染率以及不断提高的人传染人的可能性引起了全球关注。重组亚单位疫苗能对病毒感染提供安全、特异的免疫保护。但是,亚单位疫苗的免疫原性比传统疫苗(如灭活全病毒疫苗)弱,需要添加佐剂来增强其作用。研究表明细菌鞭毛蛋白具有很强的佐剂活性,可以促进抗原诱导高效的免疫应答。人感染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病例不断地出现,迫使研究者们快速开发出安全有效的疫苗,尤其是黏膜亚单位疫苗,因为通过滴鼻免疫的疫苗不但能预防流感,还能在病毒感染的初始部位阻断病毒感染。1.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1-2基因与鼠伤寒沙门菌鞭毛蛋白基因fliC的融合表达及鉴定本研究利用overlap-PCR技术将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球状部(HA1-2,aa 62-284)基因连接到鼠伤寒沙门菌鞭毛蛋白基因够iC)的N端,获得目的基因片段HA1-2-fliC(2187 bp),另外还单独扩增了HA1-2片段(669 bp)。将它们分别与pCold载体连接、转化,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出HA1-2-fliC和HA1-2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能够成功表达出HA1-2-fliC和HA1-2,蛋白大小与预期一致。分别用抗fliC和抗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多抗血清对蛋白进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HA1-2-fliC和HA1-2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另外,TLR5生物活性试验显示,HA1-2-fliC能刺激HEK293-mTLR5细胞分泌高水平IL-8,说明HA1-2-fliC具有体外活化TLR5的生物功能,而HA1-2蛋白则不能。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融合蛋白能正确折叠出HA1-2和fliC两部分的天然构象。2.腹腔注射免疫融合蛋白HA1-2-fliC诱导的免疫应答特性将HA1-2和HA1-2-fliC以腹腔注射方式免疫C3H/HeJ小鼠,间隔14和28天进行加强免疫,并设立PBS为阴性对照。在二免、三免12天分别采血,通过ELISA和HAI试验检测小鼠血清中的抗体水平。与HA1-2免疫组相比,HA1-2-fliC诱导出显著且强烈的血清IgG抗体应答,且在小鼠体内维持至少3个月。另外,我们检测了三免12天小鼠血清中的IgG亚型,结果表明融合蛋白能诱导产生相似水平的IgG1和IgG2a应答,均显著高于HA1-2免疫组,同时能诱导产生高水平的HAI抗体。综上所述,融合蛋白中的鞭毛蛋白能够显著提高HA1-2的免疫原性,促进HA1-2特异的免疫应答,融合蛋白可以成为一种有潜力的H7N9亚型禽流感亚单位疫苗候选株。3.滴鼻免疫融合蛋白HA1-2-fliC诱导的免疫应答特性为进一步评价鞭毛蛋白能否成为H7N9亚型禽流感亚单位疫苗的黏膜佐剂,以HA1-2和HA1-2-fliC滴鼻免疫C3H/HeJ小鼠,间隔14和28天进行加强免疫,并设立PBS为阴性对照,CTB佐剂作为阳性对照。检测三免12天后小鼠的体液、细胞和黏膜免疫应答。ELISA结果显示HA1-2-fliC能够显著提高小鼠血清及黏膜灌洗液(鼻腔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IgG和IgA抗体水平。对于细胞免疫应答,我们检测了三免后12天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与细胞因子分泌情况。结果显示,与HA1-2免疫组相比,HA1-2-fliC能显著提高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促进IFN-y和IL-4的分泌,诱导产生Th1/Th2混合型免疫应答,这与IgG亚型的检测结果(与单独HA1-2免疫组IgG1/IgG2a比率类似)是一致的。本研究为H7N9亚型禽流感黏膜亚单位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目前国际上大地测量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是建立全球覆盖、全天候、高精度、动态、实时定位的卫星导航系统。因此建立永久性连续运行的GPS参考站可以为服务范围内的用户实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但是,随着找矿工作日益推进,交通较便利的中东部浅层矿产渐渐无法满足需求,传统的地质找矿
  “数字地球”概念的提出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作为“数字地球”的组成部分——“数字城市”随着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也应运而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GIS进行定位
草酸脱羧酶能催化草酸分解产生甲酸和二氧化碳,该酶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造纸废水中的草酸盐降解,草酸生物检测等方面。然而,目前草酸脱羧酶的低产量限制了该酶的应用。为了了解该酶的诱导机制,提高酶产量,本论文研究了草酸对彩绒革盖菌诱导产酶的条件,并对该酶的破碎提取条件进行优化,测定了酶的稳定性;后期利用发酵罐进行了放大研究,另外尝试使用植酸作为诱导剂诱导产酶以及将麦秆水解液作为碳源培养菌丝体以提高酶产量。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