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区空间结构变化背景下的城镇体系规划模式转型——以大连地区为例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mi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体系规划面临转型,本文试图从区域空间结构转型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并以大城市区作为研究范畴、以大连地区为例。 为了分析区域空间结构转型对城镇体系规划模式的影响,本文首先界定了区域空间结构模式和城镇体系规划模式的内涵,并探究了二者相互影响的理论框架。本文将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内涵界定为“要素、秩序和发展动力”的综合,将城镇体系规划模式的内涵界定为“增长空间引导、体系关系协调和支撑体系规划”三个方面;认为区域空间结构模式和城镇体系规划模式相互影响的理论框架是:区域要素和发展动力将影响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增长空间引导,区域秩序将影响城镇体系规划中的体系关系协调,区域发展动力将影响城镇体系规划中的支撑体系规划。进而,根据上述理论框架,对计划经济时期大城市区的空间结构模式和城镇体系规划模式的特征和对应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验证了空间结构模式对城镇体系规划存在上述影响关系。 其次,从要素、秩序和发展动力三个方面,归纳、总结当前大城市区空间结构转型的研究。相比于计划经济时期,区域空间结构的状态、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问题发生了如下变化:各类要素的数量、质量和比例、空间、功能、地位关系,以及发展动力的组成、大小、稳定性等都发生了变化;区域发展趋势也由过去的相对缓慢、稳定变得跳跃和不确定;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也更加复杂多元,生态安全、持续潜力、社会平等、城乡差距等问题取代了过去单一的经济发展问题。 第三,根据上述理论框架和当前大城市区空间结构的转型,提出新时期大城市区的城镇体系规划模式。相比于传统模式,新模式在增长空间引导、体系关系协调、支撑体系规划方面具有如下特征:增长空间的类型更多元,区位更复杂、独立,并关注增长空间规划和城市化引导;区域内外协调、城乡协调成为规划的目标和重点;城镇间等级关系弱化、空间和功能关系强化;支撑体系规划更加关注经济可行性和体制、机制等的改进。 最后,以大连地区为例,验证了本文的结论。本文通过对大连地区现状空间结构特征和发展背景的分析,评析了其传统城镇体系规划模式的不足,表明适用于计划经济时期空间结构的传统城镇体系规划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大城市区;应运用新的城镇体系规划模式,它取得了比较成功的解答,为全文提供了例证。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一些综合医院和医疗中心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庞大,医疗咨询与医疗服务所覆盖的范围持续扩大。现代医院所担负的预防疾病与治疗疾病的职责、业务功能和
目前,广州存在大量70年代末至90年代的“房改房”住宅,这些住宅的结构寿命还有几十年时间,但是它们的平面布局、设施设备配置已经远不能适应当前以及未来居民的生活需要;同时,这些
英籍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是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中最年轻的建筑师,也是第一位获得此殊荣的女性建筑师。她将艺术思想成功地运用于建筑设计实践,并创作出独特的建筑语言,从而取得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加快,城市的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城市形态正处于剧烈变动的前期,而粤北山地城市韶关由于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城市新区的拓展受“规模门槛规律”的限制,长期以来城
在中国经济长时划高速度增长、建筑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建筑教育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近年来我国建筑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各建筑院系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建筑系
豫南地区位于河南省的南部,地处大别山北麓。该地区气候冬冷夏热,雨水充沛。自然地理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地形以山地丘陵居多。民居分布于群山中,受外界经济社会变迁影响较小。因此
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一课题被广泛的探索和研究,民居建筑形态又可以最直观的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地域特色。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居住习俗,对民居建筑形态有着不可忽视的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的不断前进,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因此,合理的环境设计以及良好的开放空间的保护与保存也逐步达到共识。 本文以城市水滨作为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图书馆综合服务大厅的设计。主要研究思路是通过分析国内外图书馆综合服务大厅空间的发展历程以及21世纪的生活模式中诸多方面的变化,如数字化技术、人文、思
建筑形式是建筑设计不可回避的话题。而探索新的建筑形式的方法在技术上至少有三:材料与构造、施工可行性、结构。结合我本科的结构专业背景,论文选择了结构创造建筑形式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