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发光菌和斑马鱼胚胎为受试生物,测定了除草剂乙草胺、丁草胺和重金属Cu、Zn对两种实验生物的单一毒性,以及乙草胺、丁草胺与两种重金属构成的二元或三元混合物在不同配比(毒性单位比为1:1、1:4、4:1和1:1:1)下的联合毒性效应。实验表明:四种实验化合物对发光菌的单一毒性相差较小,数量级接近。对发光菌毒性大小排序为Zn>乙草胺>丁草胺>Cu。各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各不同发育时间段的影响有很大差异。总体上,毒性大小为Cu>丁草胺>乙草胺>Zn。斑马鱼胚胎对丁草胺最敏感的毒理学终点是24h眼点及主动运动,对其它三种化合物最敏感的毒理学终点相同,均为72h孵化率;对四种化合物最敏感的致死终点均为72h卵凝结(Cu24、48、72h相同)。实验同时发现丁草胺对斑马鱼胚胎具有特异性神经毒性。采用毒性单位法(TU)、相加指数法(AI)和混合毒性指数法(MTI)评价了乙草胺、丁草胺与两种重金属二元或三元混合体系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效应;采用同样的三种评价方法对乙草胺、丁草胺与两种重金属二元或三元混合物对斑马鱼胚胎的联合毒性效应进行评价。通过实验及评价结果发现,不同评价方法对同一实验结果的作用效应评价可能不同,但多数评价结论是相同的;且经过分析各评价参数值,得到综合评价结果更准确、具实际意义。联合毒性实验表明:相同的化合物,毒性配比不同,对生物的联合毒性作用也不完全相同,有时可能差异很大;受试生物不同,其对化合物的敏感性及化合物对其的联合作用效应也不尽相同。乙草胺、丁草胺虽为同系物,二者与相同的重金属以相同的毒性配比进行复合,对同一受试生物的联合作用效应差别很大,部分结果甚至相悖。因而,能否简单根据同系物的联合作用结果外推混合物的联合毒性,值得考虑。实验结果证实,发光菌和斑马鱼胚胎是进行联合毒性实验的良好实验生物。其实验方法标准、严密,实验结果准确,可广泛应用于化合物联合作用效应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