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分裂动荡的时段,但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社会思想,在这一时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时期最重要城市之一的长安城,由于战争的侵扰、游牧民族占据等原因,这座城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两汉时期的长安城城内主要是宫殿区,然而到了隋唐之后,变成了包百姓于城内,由二重城变为了三重城。这一重大变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慢慢演化的结果,要弄清楚这一变化过程,首先就要明确魏晋南北朝尤其是北朝长安城城市建筑的基本情况。本文按照朝代的交替的顺序,将这一时期分为三段:北魏时期、西魏时期和北周时期。这三个时间段中长安城的建制不同,朝代的长短及实力也各不相同,这使得这三段各有特色。经历了数百年风霜及战乱的汉长安城,到了南北朝时期变得奄奄一息,破旧不堪。虽然十六国时,前赵、前后秦等政权将都城设置在这里,但是这座城市一直没有得到长时段的休整,元气远远没有恢复。直到公元426年北魏政权击败赫连夏,赫连夏长安城守军不战而逃后,长安城直到隋朝就再也没有经历大规模的战火。北魏时期,长安城作为西南防守的军事政治重镇,不但派出亲王级别的官员出任雍州刺史及长安镇将,还下大功夫修补长安城。北魏政府不但新修筑了不少城市建筑,也修缮了很多的宫殿及其他的建筑。但是北魏时期长安毕竟不是国家的都城,这一时期的建筑记载大多是相当模糊的,大部分只是让后人知道有这么一些建筑,却不知道这些建筑的具体位置,使用年限等具体情况。公元535年北魏孝武帝西迁,入主关中,不久即被杀害。北魏南阳王元宝炬在宇文氏集团的支持下建立了西魏政权。长安虽然是西魏政权的都城所在,但是西魏短祚,仅短短二十二年就亡国。在这二十二年之中,西魏权臣当道,与东魏之间的战争不断,使这个军事政治实力本来就不强大的国家,更不可能分出过多的人力物力修筑宫殿,西魏时期的宫殿大部分是前代遗留宫殿整修后重新利用的。但是西魏毕竟是一个地方政权,在对东魏战争不断胜利的情况下,也分出了一些精力来新修宫殿及其他的城市建筑。但是总体上来说,西魏的城市建筑记载不多且不详细。在公元557年北周统治者得到政权后,依然将都城设置在这座古城之中。这座古城也因此得到了大规模的修葺和完善,同时也新增加了不少宫殿阁楼。《雍录》、《长安志》、《类编长安志》等文献都对这一时期的宫殿阁楼进行了整理,但是仅仅是罗列出名字,却没有这些宫殿阁楼的修建或修葺时间、用途、重大事件、废弃等情况的记述。本文立足文献,试图复原这些宫殿的基本情况,并进行初步研究。汉长安城经历了数百年的战乱后,到西魏北周时期有作为国家的都城。由于这一时期长安城是被局部利用的,那么西魏北周时期的皇城究竟在何处,就成为研究这一段历史的学者迫切想知道的。史念海先生认为这一时期的宫殿区主要分布在在故汉长安城的西南角;而考古工作者却认为是在城市的东北角新发掘出的两个小城就是这一时期的东西宫。面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结合文献和考古报告,对考古学者的观点提出一些质疑。认为考古学者的观点与文献记载及情理有不符之处。但是目前仍没有更多的证据来确认这一时期宫殿区的具体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