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用来表达、传递、接受思想感情的交际工具,而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和思想交流的途径,是语言水平和交际能力的双重融合。阅读是作者和读者相互交流的活动,作者将思想融入语言,读者又将语言转码为思想。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重要技能之一。目前,普遍采用的阅读教学模式有:自下而上模式,自上而下模式和交互作用模式。这三种教学模式对帮助学生解决阅读困难起了很大作用,但不能克服所有的阅读障碍。据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的观察,导致非英语专业学生阅读困难的因素主要有:1)自身词汇量掌握不够;2)对专业术语、专业概念感到深奥难懂;3)文化背景知识贫乏;4)对阅读文本中有些表达的语义把握不准,影响文本正确理解。前三个因素属于语言层面的问题,由此所产生的困难可以通过查字典背单词,拓宽知识面以及加强跨文化交际意识等方式解决;最后一个因素属于语义层面的问题,由此所导致的困难,仅凭上述三种教学模式还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克服。通过研究分析,笔者认为由语义因素所产生的困难,往往是因为文本中有大量名物化现象,并涉及及物性系统的选择。名物化现象和及物性过程的选择是语法隐喻的主要标志。
在谈到隐喻和语言的关系时,韩礼德(2000)指出语法隐喻性的表达必然是相对于某种非隐喻性或‘字面’表达形式而言的,即对给定意义不同的表达形式“隐喻式”和“一致式”。”隐喻式”是在某种程度上经过了转义的语言,“一致式”是通常所说的”平白体”的语言。要理解语法隐喻,就应该尽可能将隐喻式转化为一致式。正是基于这种设想,本研究以韩礼德提出的语法隐喻解读框架为理论基础,尝试提出“三步选择法”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使用,期望能够帮助学生清除语义因素引起的阅读障碍,达到正确把握文本意义的目的,这也是本研究的创新所在。此方法包括:过程类别的选择,及物性功能配置的选择,以及实现功能配置的语言形式的选择。通过“三步选择法”帮助学生将晦涩难懂的“隐喻式”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一致式”,摆脱语法隐喻对文本的制约,进而达到对阅读文本正确理解的目的。
为了证明“三步选择法”的有效性,笔者进行了实证性研究。本研究选取青岛科技大学2011级机电学院专科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数据来源于学生的调查问卷和试卷。实验证明通过“三步选择法”对名物化和及物性过程选择现象的识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法隐喻所传递的语法隐喻性表达,以达到正确理解文本含义的目的,提高阅读能力,同时也能对英语阅读教学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在谈到隐喻和语言的关系时,韩礼德(2000)指出语法隐喻性的表达必然是相对于某种非隐喻性或‘字面’表达形式而言的,即对给定意义不同的表达形式“隐喻式”和“一致式”。”隐喻式”是在某种程度上经过了转义的语言,“一致式”是通常所说的”平白体”的语言。要理解语法隐喻,就应该尽可能将隐喻式转化为一致式。正是基于这种设想,本研究以韩礼德提出的语法隐喻解读框架为理论基础,尝试提出“三步选择法”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使用,期望能够帮助学生清除语义因素引起的阅读障碍,达到正确把握文本意义的目的,这也是本研究的创新所在。此方法包括:过程类别的选择,及物性功能配置的选择,以及实现功能配置的语言形式的选择。通过“三步选择法”帮助学生将晦涩难懂的“隐喻式”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一致式”,摆脱语法隐喻对文本的制约,进而达到对阅读文本正确理解的目的。
为了证明“三步选择法”的有效性,笔者进行了实证性研究。本研究选取青岛科技大学2011级机电学院专科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数据来源于学生的调查问卷和试卷。实验证明通过“三步选择法”对名物化和及物性过程选择现象的识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法隐喻所传递的语法隐喻性表达,以达到正确理解文本含义的目的,提高阅读能力,同时也能对英语阅读教学有指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