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中医证型与肠镜下相关表现特征的关系,总结分析IBD中医各证型分布特点及其与肠镜下表现的内在规律,为IBD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更加客观的、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整理IBD住院患者的中、西医临床病例资料,严格遵循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225例IBD病例,根据设计出的病例临床调查表,归纳、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四诊资料、结肠镜或小肠镜镜下的粘膜象表现,进行数据的录入。数据通过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结论。结果:1、共收集IBD病例225例,其中CD104例,UC121例。在性别分布上,CD患者主要为男性,占66.3%;UC患者男性占55.4%,女性44.6%。年龄分布上,CD中年比例较高,17-40岁年龄段患者占82.7%;UC则以中老年居多,17-40岁年龄段患者占40.5%,大于40岁年龄段占59.5%。病程分布上,两病的病程均较长,CD患者病程3年以上占总数39.5%,UC患者3年以上者占39.7%。2、证型分布方面,CD以脾胃虚寒证及湿热蕴结证较常见,UC则多以脾虚湿热证、脾虚湿蕴证、大肠湿热证为主。分期方面,CD活动期与缓解期的患者均以脾胃虚寒证占较大比例(P>0.05)。而UC活动期以大肠湿热和脾虚湿热较为常见,缓解期则以脾虚湿蕴证较多(P<0.05)。两者在病变的范围上与中医证型的分布均无相关性(P>0.05),此外,湿热蕴结证CD患者易出现肛周病变(P<0.05)。3、内镜表现方面:克罗恩病方面,脾胃虚寒证肠粘膜出血的阳性率最高,高于脾胃虚寒夹湿热、寒湿困脾、肝郁脾虚证(P<0.05)。铺路石改变在肝郁脾虚证较多见,与湿热蕴结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其它各证型差异无意义(P>0.05)。寒湿困脾证出现息肉的概率较大,与肝郁脾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虚寒、脾胃虚寒夹湿热证出现肠狭窄的阳性率较高,与湿热蕴结、肝郁脾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覆苔方面,黄苔以湿热蕴结证为主,白苔则以脾胃虚寒证为主。而在溃疡、充血水肿、粘膜糜烂方面各中医证型分布无差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方面,大肠湿热证、寒热错杂证出现溃疡的可能性较大(P<0.05)。充血水肿、纹理模糊在大肠湿热证、脾虚湿热证、脾虚湿蕴证、寒热错杂证出现的概率较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湿热证、脾虚湿热证出现息肉的可能性较大,与脾虚湿蕴证差异有意义(P<0.05)。脾虚湿热证出现结肠袋消失概率较大,大于大肠湿热证、脾虚湿蕴证(P<0.05)。溃疡覆苔方面,黄苔以脾虚湿热证及大肠湿热证为主,白苔则以脾虚湿蕴证、寒热错杂证为主(P<0.05)。而在粘膜糜烂、粘膜出血、出血颜色、脓性分泌物、肠狭窄方面各中医证型分布无差异性。结论:IBD患者不同的中医证型与肠镜下表现具有一定相关性,且CD和UC在中医证型的分布上、及与镜下表现关系存在差异性,CD的中医证型分布与肠粘膜出血、溃疡覆苔颜色、铺路石改变、息肉及肠狭窄相关;UC则与肠粘膜充血水肿、纹理模糊、溃疡、溃疡覆苔颜色、息肉、结肠袋消失相关。其中,CD患者脾胃虚寒证易出现肠粘膜出血及肠狭窄,湿热蕴结证易出现肛周病变;UC患者热证相关证型易出现溃疡;IBD肠息肉的形成与湿邪关系密切;IBD的溃疡覆苔颜色与寒、热证相关,寒多出现白苔,热多出现黄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