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查·施特劳斯(Richard Strauss1864-1949)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坚持晚期浪漫主义风格,并将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歌剧是他艺术创作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作品对整个歌剧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施特劳斯从1892年开始正式涉足歌剧,由于受到瓦格纳“乐剧”理论以及创作技法的影响,他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创作了具有表现主义特点的独幕歌剧《莎乐美》、《埃莱克特拉》,他在剧中使用不协和的音响、大量的半音化、各种意外进行、多使用复合调性、和声的异调配置等,将传统大小调体系发展到了极致,虽然在当时不被接受,但这两部作品却奠定了施特劳斯在歌剧创作中的地位。由于施特劳斯在交响诗以及艺术歌曲方面的卓越成就,使得人们将研究视角更多的集中在其交响诗及艺术歌曲上,而对于歌剧《莎乐美》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其戏剧特点及文化意义方面,忽略了其技法研究。本文以《莎乐美》中的和声语言为研究对象,我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察理查·施特劳斯的独幕歌剧《莎乐美》中音高组织方面的一系列特征,包括:和弦的结构、终止式的处理、调式调性、和弦外音、主导动机等方面,去认识和把握其作品中音高组织、调性组织等方面的作曲技法,总结其中的和声现象,并探究其和声思维,从而形成对整首作品和声思维的把握,进而可以发现晚期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的一些特征。这篇论文由五章构成,在这五章中,分别对作品《莎乐美》中音高组织的材料,音高组织的进行,以及音高组织与别的音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章,主要针对本论题从史学角度对歌剧的传统进行梳理。第二章,将焦点集中在理查·施特劳斯的歌剧作品,简要概述作曲家的创作情况及其歌剧作品,使读者对理查·施特劳斯的歌剧创作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与概观。第三章,对《莎乐美》中主导动机的音高组织及调性进行分析,并对作品中色彩性的和弦结构及横向序进进行分析,并总结控制全剧的核心音程。第四章,对《莎乐美》中音阶素材的运用、复合调性以及调性模糊进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归纳《莎乐美》的调性布局。第五章,通过前文对作品《莎乐美》的深入研究之后,对这部作品的时代特色、音高逻辑及其特点加以总结,浅谈他对其他流派的影响,并由这部作品延伸至整个浪漫晚期音高语言的创作特征,从而达到对理查·施特劳斯及其作品更加全面的认识。结语是对本文所讨论的中心内容进行归纳和抽象,并总结独幕歌剧《莎乐美》中音高语言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