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银行并表监管的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R66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特殊行业,银行业务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经营活动中需要承担各种各样的风险,正是因为这些风险的存在,才使得有必要对银行进行监管,而跨国银行风险的特殊性才使得我们有必要采用并表监管原则。跨国银行的特殊性在于现代跨国银行奉行全球战略目标,在世界各地广设经营机构,并通过各种经营网点从事纷繁复杂的业务活动,一个分支机构如果出现大的危机,往律会危及整个跨国银行集团的安危。这就是说如果不对跨国银行的经营状况进行总体上的监督和评价,跨围银行所存在的风险容易被掩盖。而且跨国银行的风险具有很强的传导性,一个跨围银行的倒闭往往会危及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危,1991年国际商业信贷银行的倒闭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巴塞尔协议所确立的并表监管原则要求将母行和它的海内外分支机构的经营情况汇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监管。并表监管原则的重要性日见突出,因此研究其中的法律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跨国银行的并表监管涉及金融和法律等各方面的问题,内容非常的庞杂,本篇论文将依据巴塞尔协议的规定,结合案例从法律的角度特别是国际法的角度讨论并表监管的问题。笔者的重点是想介缁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和欧美先进国家的做法,因为中国的并表监管的立法和实践由于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的工作在于借鉴和吸收。本文从跨国银行的风险和并表监管原则的产生、并表监管的性质和特征等基木理论问题入手,再结合具体的案例讨论并表监管的主体、内容和实施办法,最后讨论如何处理好母围和东道国间的关系,因为这一点是并表监管成功实施的关键。
其他文献
1677年,英国国会通过了《防止欺诈与伪证法》 (An Act for the Prevention of Frauds and Perjuries),简称欺诈法(Statute of Frauds)。欺诈法在合同领域最早规定在英国《防止
本文意图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转型中的信息战略为切入点,研究信息与国际安全的关系。首先,从信息的基本概念出发,借助国际政治的系统理论,将信息科学的基本概念和逻辑引入国际政治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