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s)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平面显示和固体光源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全彩OLED显示中,蓝光器件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一方面,蓝光是三基色之一;另一方面,蓝光材料常作为母体材料,通过能量转移方式得到绿光或者红光。然而,由于自身的宽带隙,蓝光/深蓝光OLEDs的性能往往劣于绿光或红光OLEDs。目前,达到欧洲广播联盟(EBU)的蓝光标准(CIE坐标为(0.15,0.06))的高效深蓝光材料仍然很少。由于磷光材料能够利用全部的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磷光器件通常能够得到高的器件效率。目前报道的蓝色磷光材料,很少有蓝色磷光器件的CIE坐标的y值小于0.10。与磷光材料相比,蓝色荧光材料可以相对容易地获得高的色彩饱和度,但是很难达到高的器件效率。近年来D-A分子吸引了大量的关注。一方面,它可以有效地促进载流子注入以及平衡载流子在OLEDs中的传输;另一方面,D-A分子通常具有分子内电荷转移(ICT)特性。然而,ICT常常造成分子发射波长红移,这不利于深蓝光材料。为实现深蓝光发射,应该通过选取不同的给受体基团来适当调节ICT的强度。我们首先选择了具有高荧光量子效率的9,10-二苯基蒽(DPA)作为生色团。同时,我们注意到咪唑基团上不对称的取代位点(N1和C2)具有不一样的推拉电子的能力。当中性基团在N1位取代时,咪唑为弱的电子给体。反之,当中性基团接在C2位上时,咪唑为弱的电子受体。我们将DPA接在咪唑基团的N1和C2位上,得到了两个非对称的D-A型的深蓝光材料,DPA-PPI和DPA-PIM。DPA-PPI和DPA-PIM展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双极性传输性质。在非掺杂器件中,两个材料都表现为蓝光发射。特别是基于DPA-PIM的非掺杂器件实现了6.5%的最大外量子效率(EQE),其CIE坐标为(0.15,0.08)。另外,两个材料在掺杂器件中都实现了5.0%的器件效率,并且展现了更加饱和的深蓝光发射。DPA-PPI和DPA-PIM器件的CIE坐标分别为(0.15,0.06)和(0.15,0.05),完全满足了EBU的蓝光标准。接着,我们发现3,4,5-三苯基-4H-三氮唑(TAZ)与咪唑环一样,具有良好的电子传输性能。由于其发射波长在紫外区,常被用作构建电子传输和磷光母体材料。近年来一些基于TAZ基团的绿光和蓝绿光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被相继报道,过强的ICT使得它们不具有蓝光发射。如果引入适量的ICT,那么TAZ的发射波长就可以由不可见的紫外区调到可见的深蓝光区。我们以具有中等给电子能力的三苯胺(TPA)为电子给体,TAZ作为电子受体,设计了两个D-A型材料——3TPA-TAZ和4TPA-TAZ。与预期一致,两个分子都表现出了强烈的深蓝光发射。同时,无论是在溶液中,还是处于薄膜状态,两个材料都具有很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基于两个分子的非掺杂器件表现出饱和的深蓝光发射,3TPA-TAZ和4TPA-TAZ器件的CIE坐标分别为(0.15,0.05)和(0.16,0.04)。基于3TPA-TAZ非掺杂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达到了4.2%,是所有CIE坐标y值小于0.06的非掺杂深蓝光器件的最好的结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