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Fe基软磁合金的制备及微结构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ur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纳米Fe基合金优良的软磁特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FeSiBNbCu纳米晶薄膜的成膜工艺,微结构与磁性间关系;以及Fe-Ni-Ge三元体系的机械合金化行为,热处理后的相变特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获得了如下结果:1.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通过改变成膜工艺参量,在无需后热处理的条件下,成功地制备了α-Fe(Si)纳米晶镶嵌在非晶背景下的薄膜,发现高溅射功率是一次性制备纳米晶薄膜的有效手段。2. 研究了溅射功率对薄膜微结构的影响,发现当溅射功率较低时,薄膜的成分以非晶无定型为主;当溅射功率较高时,α-Fe(Si)和α-Fe(B)纳米晶析出,无需退火便直接形成镶嵌结构,析出的晶态颗粒沿Fe(110) 面高度取向:随着溅射功率的升高,晶态相的体积分数增加,而非晶相则相应减少。但是在100W至150W之间的范围内,薄膜的微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晶粒的长大,而各晶态相的体积分数基本保持不变。α-Fe(B)相中B原子的占位概率也随着溅射功率的上升而增加,导致α-Fe(B)相的超精细场随之下降:50,100,150和200W的溅射功率下对应的α-Fe(B)相超精细场分别为235kOe,229kOe,223kOe和218kOe。3. 研究了薄膜中的磁矩取向与薄膜微结构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磁矩与膜表面法向间的夹角β随着微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当薄膜以非晶结构为主时,磁矩主要平行于膜面;随着纳米晶镶嵌结构的形成,磁矩取向与膜面法向间的夹角β逐渐减小。但随着薄膜中晶粒的长大,磁矩取向基本保持不变。4. 通过机械合金化方法,研究了Fe-Ni-Ge体系的合金化行为,结果表明:球磨时间较短时,样品由fcc-Ge的固溶相,bcc-Fe(Ni)、bcc-Fe(Ge)固溶相,具有非晶特征的bcc-Fe的混合固溶相及富镍的FeNiGe顺磁相组成;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fcc-Ge的固溶相消失,而其它各相的原子结构组态也发生变化。顺磁相的相对含量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同时铁磁相(包括bcc-Fe(Ni)、bcc-Fe(Ge)固溶相和具有非晶特征的bcc-Fe的混合固溶相)的相对含量则相应增多。样品的平均超精细场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从160. 90kOe增大到178. 93kOe,饱和磁化强度也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而增大。5. 对球磨样品,通过退火处理研究了其相组成和相变特性,结果发现经过退火处理后获得了富镍的FeNiGe顺磁相和贫镍的FeNiGe铁磁相两相共存的结构。两相均具有类似于Fe3Gez相的B82六角晶体结构,当进入2d空位的Ni原子数较少时,贫镍的FeNiGe相具有与Fe3Ge2相相同的铁磁性;当Ni的取代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富镍的FeNiGe相呈现顺磁性。同时发现,退火后样品的平均超精细场和饱和磁化强度均减小。
其他文献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半导体薄膜材料以其优异的半导体特性和特殊的小尺寸效应已经成为了科技材料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比较广泛的是锌类和氮族化合物,而Zn3N2正是兼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W2,s弦与WN弦的旋量场实现,并运用W代数可以进行线性化的特点,讨论了基于W1,2,s线性代数的W2,s弦旋量场实现特性,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讨论了产生弦及(~p)-膜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原子核三轴转子模型。为了约束模型参数取值,我们分析三轴转子的低激发态性质对转动惯量、形变参量以及混合角的依赖关系;为了得到系统的本征值与本征波函数,
本论文以元素掺杂为主要手段,系统地研究了各种类型元素掺杂对高温超导体系的晶体结构、磁学性质、声子振动、超导电性和正常态输运性质的影响,以及高温超导体系的各种物理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依赖于电子技术,也越来越依赖于光子技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光子学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开展新型光子学材料的开发及新应用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细菌视紫红
纳米颗粒由于其微小的尺寸,决定了它异于块体材料的特殊性质。纳米材料已经在材料、医学、能源、工业、电子、环境等领域发挥了其巨大的作用,推动了产业化发展进程,方便和改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