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均衡汇率水平对于一个国家内、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估计出汇率的均衡水平就可以掌握实际汇率的失调情况,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失调的状况。2005年7月,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表明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形成更加富有弹性的汇率机制。众所周知,对于采用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来说,汇率的决定是由市场机制自动进行调节的,但对于采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来说,维持汇率的稳定需要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是有成本的。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均衡汇率的变动趋势才能更有效的进行汇率管理。本文的目的就是在全面了解均衡汇率决定理论的基础上,寻求一种更适合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的理论模型,以此为基础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度量,进而对汇率的失调程度进行估计。本文对西方众多的均衡汇率决定理论进行了归类,详细阐述了各种模型的建立、应用及发展情况,并着重对几种最常用的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基于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和实际利率差模型,应用协整检验、Hodrick-Prescott滤波法、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实证检验方法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失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由于实行硬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人民币实际汇率相对于其均衡汇率水平被高估;第二,在2005年7月第二次汇率制度改革之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低估程度有所缓解,因此证明了我国实行第二次汇改的正确性和及时性;第三,在本文所选的样本区间,即1997年至2007年年间,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程度不大,最大幅度在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