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月亮神话是我们民族文化遗产中闪烁着迷人光泽的一串明珠。关于月亮神话中的神格动物——蛙、兔的来历以及蛙兔之演变,从屈原在《楚辞·天问》中对月亮神话的发问以来,对“月中蛙与兔”的研究不乏其人。在古代以王逸为代表,其注解的权威惯性一直延续千余年;在现代以闻一多为代表,其研究否定了王逸的千古定论,从而引发了新的探讨。现代诸家见解,大多囿于古文献资料,依仗训诂学方法,在神话的语音层面上纠缠,各执一说,且对月亮神话的深层涵蕴表现出一种漠然,这应该说是中国月亮神话研究的遗憾。本文旨在运用原型与母题批评方法诠释月亮神话的象征意义,分别从月、蛙、兔三个自然物中挖掘其象征的内核,论述三者象征的形成及象征的意义。同时采集和分析了大量图像资料,用以实证本文的论点。并从月亮象征的原型变形过程,探求远古人类精神运动的轨迹。从而得出结论:神话的象征及其演化与人类的精神活动和进化有着内在的联系。并用多种方法证明这种逻辑联系的必然性。同时指出:中国神话研究的部分学者以训诂学的方法,将月亮神话原型的变形,判定为通假说的“音近互换”之理由的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