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与协商:民国时期女性报人性别现代化的媒介话语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m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化”是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其水平与程度是衡量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表征。其中,“人的现代化”是宏观社会现代化的本质与核心,而“性别”作为考量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维度,通过与社会中其他因素的连结与互动推动社会的宏大变迁。
  民国时期是我国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更替的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发展显现出最为明晰的现代化特征,其中“人的现代化”表征亦尤为显著。在这一时期,曾囿于家庭中的女性逐步走入社会,以从事社会职业为标志,开始了女性群体性别现代化路径的探索。其中,从事报纸、新闻工作的女性报人群体以其丰富而活跃的职业活动和社会交往、传播现代文化理念的表率作用而成为女性群体现代化的引领者,其社会活动具有明晰、典型的现代化特征。本文选取民国时期女性报人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从其在职场、家庭、社会等不同场域中的现代化特征出发进行考察,从媒介话语中反观女性群体的现代化进程,乃至这一时期性别因素与整体社会的互动,以期为性别与社会的宏观议题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启发。
  本文研究发现,民国时期女性报人的性别现代化特征可归纳为经济层面——“职业化程度的提升”、政治层面——“身体的空间流动”、文化层面——“审美与价值观的现代转向”。通过对以上三个层面的媒介话语进行“深描”,笔者发现,在女性报人性别现代化进程中,其职业化的媒介话语、身体及其场域的媒介话语,以及价值观的现代转向话语都显示出明晰的二元矛盾性,在其“建构”性别现代化的话语表征之下,存在着性别现代化的“解构”隐喻。另外,本文为媒介、性别与社会之间的勾连提出了一定的思索:性别建构着社会,同时又被社会所建构,而媒介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反映、催化和参与建构的作用,性别作为考量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维度,通过与社会中其他因素的连结与互动推动社会的宏大变迁。
  本文通过对时间层面上对媒介史料中女性报人性别现代化特征及其历史进程的挖掘,以及空间层面上媒介话语对社会性别实践的反映与建构的考察,为社会学领域的社会性别理论中“社会建构性别”的观点提供鲜活的历史细节和实证材料,为传播学视域下“媒介反映现实且建构现实”的理论及规律做出一定实证方面的验证,且有利于聚焦学界对于女性群体现代化转型及其相关议题的关注,为现代社会的相关议题提供一定的历史参考和实践指导。
其他文献
英国修辞学家I.A.Richards曾经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研究取得非常大的进展,国内语言学家以隐喻为核心,进行了系统的评述。1980年,Lakoff&Johnson合著的巨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将隐喻研究转向为认知方向,打破传统隐喻的观念,提出概念隐喻理论,为隐喻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新的方向。众多中国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概念隐喻研究中存在
对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探讨在我国外语教育研究中不断地受到关注。如何提高学习者的自主能力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领域关注的一个焦点。如何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使学习者能够积极地投入英语学习中,只靠传统的教材和课堂外语教学已经不能解决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英语教学的研究和实践逐渐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关注学习者的需要,重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研究性学习任务,建立学习资料夹等学习项目的应用在我国英语教学研究中也逐
学位
传统隐喻观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亚里斯多德时代,认为隐喻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段。然而,近几十年的研究充分证明了隐喻的认知本质。莱考夫和约翰逊指出,隐喻无处不在。在认知隐喻的概念隐喻和意象图示理论基础之上,本论文进一步从认知的视角来分析隐喻的结构性及其与文化的关联性,说明隐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语言及社会文化现象,并且通过实验讨论如何构建隐喻意义。本论文通过问卷测试形式就英语学习者对英语专有隐喻和中英共有
学位
北京市中考英语的阅读理解部分采用了两种题型:多项选择题型和简短回答题型。这两种题型中,前一种是传统题型,后一种则是2004年才引进的新题型。由于中考是高利害测试,所以考试中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对学习和教学产生影响。一方面,关于简短回答题型的测试方法效应的研究十分缺乏,另一方面,虽然中考采用简短回答题型已经有差不多三年时间了,但是针对此新题型的反拨作用的研究还几乎没有。因此,本论文旨在研究简短回答题型的
学位
本文以Halliday和Hasan(2001)关于衔接手段的分类法为理论基础,从对比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大学生和美国大学生在英语记叙文写作中使用衔接手段的异同。本次研究材料包括中美大学生英语记叙文共100篇,中国大学生的50篇记叙文来源于《清华大学学生优秀英语作文选评》、《北京大学学生优秀英语作文选评》、《复旦大学学生优秀英语作文选评》《南京大学学生优秀英语作文选评》和《厦门大学学生优秀英语作文选评》
学位
本论文调查了北京一所高中的一次期中考试的反拨效应,目的是通过考查教师和学生如何对待期中考试的结果,进一步揭示教师对成绩测试的认识和理念。本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手段,包括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对象是这所高中高一年级的7名教师和809名学生。量化数据主要来源于调查问卷,其目的是考查教师和学生对期中考试的看法和态度,随堂听课的部分数据也作为调查问卷的补充,其目的是比较期中前后的教学有无变化,变化
学位
本研究之目的在于验证外显性教学对英语语法学习在中国课堂环境下的有效性。换言之,本研究在于寻找保证外显性教学对语言学习起到最好效果的途径。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将外显性意识增强式教学应用于语法教学的整合模式框架,并依此设计试验。此模式框架将通过两个外显性教学模式实现,即外显性意识增强式教学模式和外显性互动教学模式本研究采用了实证研究方法收集数据,并通过科学的统计分析比较不同试验组别的数据
以往研究证明学习策略无论在语言教学还是语言学习中都起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它能有效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率。在中国,随着高校扩招,高职院校学生剧增,由于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普遍较差,这使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很难开展。为了了解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改进英语教学的方法,笔者从调查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入手,对北京电子科技高职学院,北京农学院和牡丹江师范学校的于2005年12月25日参加
动结结构(Resultative Construction)作为一个具有跨语言特性的语言现象,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通过对英汉动结结构的对比研究,力图发现这种构式在两种语言中的共性和个性。本文共分为五章。在探讨动结结构的句法和语义特征的基础上,运用Lenoard Talmy的理论对英汉动结结构的概念结构、词汇化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运用情状类型理论对动结结构进行了界性分析,并运用理想化认
学位
中国游客被瑞典警察粗暴对待事件本是一次不太大的冲突性事件,但是在经过主流媒体的报道与舆情的发酵后,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对此事的认知却发生了分歧。本文力图通过这一事件来比较研究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二者之间的分歧及其原因。这一核心问题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子问题:官方舆论场在此次事件中是如何框选事实,对事件进行报道的?民间舆论场又是如何评议事件的?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民间舆论场中对抗式情绪的高涨,使得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