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健康中国建设的不断推进,同时绿色植物疗愈力及绿地的健康效益成为关注热点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民众选择在绿色空间内进行日常活动,并对高质量的景观环境更加向往。植物是城市园林中最重要最具生命活力的景观要素,能围合出多种空间。植物景观空间有助于城市公园游憩功能的发挥。游人在进行不同游憩活动时,对植物景观空间的要求不同。因此,认识到城市公园植物景观对公众的重要性,从公众对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空间的感知及偏好角度出发,设计出满足公众需求的高质量植物景观空间成为园林社会服务功能的一项重要支撑。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中心城区8个城市公园中的植物景观空间为研究对象,使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及数据分析法对城市公园的植物种类、植物景观空间的特征指标、公园内游人对所处环境的感知与偏好情况、游人的行为方式、公众的偏好评分进行调查研究,得到城市公园的植物种类特征、植物景观空间特征及类型、游人对不同植物景观空间的感知与偏好SD评分、游人在不同植物景观空间内的行为偏好、公众对植物景观空间的美景度评价。通过相关性分析探究与游人的感知评分、偏好评分、不同行为游人密度相关的植物景观空间特征指标;通过多元回归分析选出影响公众美景度评价的指标,并建立植物景观空间美景度评价模型。综合分析,提出内蒙古地区城市公园的植物景观优化建议,为今后提升游人在植物景观空间的游憩体验,构建人性化城市公园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8个城市公园共有植物225种,隶属于61科145属。其中种类数量优势最明显的为菊科、蔷薇科、蝶形花科等大科植物;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比例为12.6:9.6:1:21.6,草本植物种类较多,藤本植物种类较少;常绿树与落叶树的种类数量比例超过1:8,常绿树种类较少;栽培木本植物种类数量约为野生木本植物的18倍,野生草本植物种类数量约为栽培草本植物的2倍,栽培木本植物和野生草本植物种类数量突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中重要值排名最高植物的分别为青杨(Populus cathayana)、白杄(绿篱)(Picea meyeri)和早熟禾(Poa annua)。(2)公园内游人对植物景观空间的感官感知和心理感知基本一致,他们认为,身处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空间内时,在心理上感到安全和舒适,在感官上感到视野开阔,但植物观赏特征少且色彩单一,无芳香气味。游人对水体与植物组合景观空间、广场与植物组合景观空间的整体评价较高,对纯植物景观空间整体评价不高。乌兰察布城市公园的水体与植物组合景观空间和广场与植物组合景观空间具有植物美观度高、视野通透、景色变化丰富多样、空间舒适怡人等优势;纯植物景观空间存在植物不美观、色彩单一等不足。部分植物景观空间特征指标与游人感知评分相关,其中,植物观赏特性、色彩构成和亲水性这3个环境因素与近一半的感知评分项有关,较容易影响游人的感知。(3)游人对5类植物景观空间的景观偏好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为:水体与植物组合景观空间>广场与植物组合景观空间>建(构)筑与植物组合景观空间>道路与植物组合景观空间>纯植物景观空间。游人较喜爱植物色彩丰富、开敞、亲水性好的植物景观空间。游人在不同植物景观空间中均喜欢进行赏景及社交行为。游人倾向于在接近水边、野生植物较多,且远离出入口的植物景观空间中进行安静休憩活动;在野生植物种类少、植被覆盖度较小、安静的植物景观空间内进行休闲娱乐活动;在有广场的植物景观空间中进行体育健身活动。(4)公众对5类植物景观空间的美景度评价值由高到低排序为:道路与植物组合景观空间>水体与植物组合景观空间>纯植物景观空间>建(构)筑与植物组合景观空间>广场与植物组合景观空间。植物景观空间SBE值主要受灌木占比(X4)、草本占比(X5)、裸土占比(X8)、道路占比(X9)、物种丰富度(F1)、群落结构类型(F2)、郁闭度(F4)和绿视率(G1)的影响。公众对灌木和草本植物占比高、裸土面积小、有道路、物种丰富度相对较低、群落结构类型趋于乔—灌—草、郁闭度高、绿视率高的植物景观空间美景度评价高。植物景观空间美景度回归模型为:SBE=-41+51.291X4+47.892X5-98.68X8+87.344X9-8.124F1+21.518F2+16.826F4+45.754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