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现况调查及时掌握社区老年人慢性病与生活方式的流行病学现状,分析社区老年人慢性病与生活方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探讨老年人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生,延缓或消除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供有效的措施,进一步维护和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减轻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方法:1.现况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西安市城内四个行政区共13个社区,对居住其中的60岁以上老年人,应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老年抑郁量表(GDS)、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自行编制的一般情况和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等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建立EpiData3.0数据库,所得数据双人录入、核查,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对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生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危险因素探查。2.病例对照研究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老年人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西安市城区现况调查的老年人中筛查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三种常见心脑血管疾病中任意一种的150名老年人作为病例组;采用1:1配比,随机选取在同期调查中、居住在同一社区、性别相同、年龄相差2岁之内、无慢性病的150位老年人作为对照组。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采用1:1配比的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社区老人1034位,回收有效问卷1012份,有效率为97.9%。有效问卷中男性380人(37.5%),女性632人(62.5%)。年龄60~93(71.03±6.91)岁,汉族992人(98%)。文化程度:文盲195人(19.3%),小学250人(24.7%),初中240人(23.7%),高中/中专218人(21.5%),大专及以上者109人(10.8%)。婚姻状况:在婚721人(71.2%),不在婚291人(28.8%)。以往从事职业:工人557人(55%),单位领导/干部116人(11.5%),专业技术人员131人(12.9%),无业149人(14.7%)。经济收入:500元/月以下者171人(16.9%),500~1000元/月之间者277人(27.4%),1000~1500元/月之间者295人(29.2%),1500元以上者269人(26.6%)。2.西安市城区老年人慢性病与生活方式的现况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为85.0%,生活方式的得分为104.29±17.28分。是否继续工作、BMI、生活行为(吸烟、饮酒)、生活方式(自我实现)、有无抑郁症状、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总分、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等13个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西安市城区老年人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吸烟、生活方式不健康、总体健康得分低、生理功能得分低、BMI异常这五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其OR值和95%的可信区间分别为:2.313(95%CI=1.109~4.825)、2.038(95%CI=2.000~4.702)、6.658(95%CI=3.066~14.455)、7.176(95%CI=1.380~37.303)和2.288(95%CI=3.937~1.328)。结论:1.西安市城市社区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其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营养行为较好,而在压力应对、运动行为和健康责任这三个方面较差,仍需要进一步改善。3.生活方式与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之间存在相关关系。4.老年人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吸烟、生活方式不健康、总体健康得分低、生理功能得分低、BMI异常。5.干预建议:对于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以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中健康责任得分较低的原因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在政策和社会保障方面给予支持,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采取有效措施,鼓励老年人采取正确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从而达到消除或减缓慢性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最终达到延长老年人健康期望寿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