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症候的“文革”记忆书写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革”是当代中国灾难性的政治事件,它给中国人造成严重的心灵创伤。“文革”记忆书写不仅具有疗治精神创伤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曾直接建构了当代社会秩序。从“文革”结束到现在三十余年里,“文革”记忆表现出的结构性的变迁和多元化的取向。到目前为止,文学是“文革”记忆最重要的载体。“文革”记忆不仅是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取材之地,同时关于它的文学创作与传播又影响了当代文学和文化的发展方向。本文以“文革”结束后的“文革”题材小说为对象,试图分析文学所建构“文革”记忆的阶段性特征,记忆者关注的文化主题,自我形象塑造以及创伤记忆的叙述意识等方面问题。从“文革”记忆的建构和变迁上来看,“文革”记忆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1976—1984年、1984—1993年、1993年至今。第一个阶段主要由政治意识形态主导,知识分子和大众一起参与建构为了集体脱罪的集体记忆。第二阶段是知识分子努力进行理性反思的结果。进入九十年代,则出现“多元化”、“个人化”的倾向。事实上,亲历“文革”的作家都以知识分子的身份进入当代文学与文化的生产传播当中。他们的精神创伤直接影响了当代文化的建构与生成。“文革”记忆使他们普遍地对积极文化不信任。这种心态一方面影响了“文革”记忆书写,另外一方面“文革”记忆书写又助长和传播了消极文化观念。在文学的“文革”叙事中表现出的文化症候是信仰迷失、暴力泛滥、欲望放纵。在形象塑造上,分别从知识分子、红卫兵—知青、普通民众入手,考察这三种形象近三十年来的变化。他们在“文革”记忆最初建构模型中分别承担受害者、迫害者、旁观者的角色。作为“受害者”知识分子最初承担见证苦难、道德救赎的使命,后来更加注重反思灾难中人性的弱点。作为“迫害者”的红卫兵—知青往往反复思考英雄旧梦出发点与合法性。普通大众最初主要承担拯救灾难的角色,后来逐渐转变成冷漠的旁观者。在创伤记忆叙述意识上,大部分叙述者采取功利的文化立场,试图从灾难中获得某种直接的价值,而忽略更多的死难者的灾难。笔者分别通过“文革”记忆叙述的文体和语言的文化功能进行分析。通过对它们的研究,试图达到抚慰精神创伤,反思当代文化的目的。关于“文革”的记忆出现多样化的特征,本文认为,以文学的方式书写“文革”记忆,应该秉持一定的底线,那就是不能忘记它是一场造成无数人丧生的人为灾难。在允许多样化书写的前提下,提倡一种以死难者为名义的记忆书写,将它作为一种警示铭刻在全民族成员的心灵上。
其他文献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着力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舟山群岛新区"先行先试"战略机遇下实现率先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
《黄英》是《聊斋志异》中的名篇,向来论者多以为该篇主题体现了蒲松龄对传统的"重本抑末"观念的突破。结合当今社会现实对该篇主题进行考察,其在表达蒲松龄的治生观的同时,
校外基地实习是会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实习生校外基地实习的考核评价是公认的管理难点,也是保证实习效果的关键点。校外基地实习项目的考核主体需要学校和基地共同完成,基
目的探讨敌敌畏(DDV)和氧乐果染毒对雄性动物生殖细胞的毒性作用,为有机磷农药对农副产品污染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雄性昆明种小鼠42只,随机分为7组(6个染毒组和
采用低弹涤纶丝与锦包氨纱线为表面纱,涤纶单丝为间隔纱,在机号E12的电脑横机上编织了5种不同表面结构的纬编间隔织物,热定型之后与聚氨酯泡沫复合得到纬编间隔织物/聚氨酯基
<正>几十年来,有关学校素质教育的话题,不绝于耳,围绕着它而展开的一系列讨论和探究活动,也曾一度成为中国教育界轰轰烈烈的大事。提起素质教育,不管是局内人还是局外人,仿佛
以3-羧基水杨醛与二氨基硫脲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以甲醇为溶剂,合成了3-羧基水杨醛双缩二氨基硫脲席夫碱(H2L)及其单核配合物NiL和异双核配合物NiML(M=Mn3+,Fe3+,Co2+,Cu2+,